中医正骨是通过推拿、正骨等手法来治疗骨科疾病,涉及到肌肉与关节,既可用作治疗,又能达到保健的效果,有很多好处。下面就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中医正骨的好处都有哪些吧!
什么是中医正骨?
正骨是我国传统的治疗方法,在元代还设有“正骨兼金镞科”。《世医得效方》中指出,“正骨兼金镞科”对骨关节损伤与金刃所伤疾病的治疗方法的论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诀》中强调,正骨科为跌打损伤的证型治疗。由此看来,中医正骨旨在治疗由外力作用造成的骨、关节损伤,正骨也就是整治由于骨关节损伤而让肢体变形恢复正常的疗法。骨折表现为局部肿胀畸形,肢体功能部分丧失;脱位为关节在外力作用下脱离原位,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中医正骨治疗骨折的常用手法
中医正骨通过运用合适的手法,让移位的骨折正确复位。骨折治疗主要包括手摸、牵引、旋转、提按等治疗方式。
1.手摸:用手触摸骨折位置,手法要先轻后重,由远及近,两头对应,在充分把握骨折端在肢体内移位的位置后,再根据X线辅助观察骨折端的移位情况,以便在脑海中形成骨折移位的图像或架构,从而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2.牵引:握住患者骨骼的近端与远端,按照骨骼的生长位置对患者的骨折部分进行牵引,慢慢纠正骨折部位,从而使患者的肢体恢复正常。
3.旋转屈伸:一些骨折位置不会轻易发生变化,可能是由于骨折远端丧失了连续可活动性,因此必须进行旋转屈伸等手法动作,使患者的骨折位置可以复位。
4.提按:需要一只手按住患者骨折处的远端,另一只手按住骨折处的近端,提按多次,以帮助患者骨折位置恢复正常。
中医正骨的好处
1.兼顾局部和整体:患者的骨折脱位多由外力所致,患者的身体内部会发生整体变化。中医正骨兼顾局部和整体,通过采用包扎、固定、按摩、牵引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有助于患者尽快康复。
2.协调静养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正骨是在运动的基础上固定患者的骨骼,是一种能动性固定。患者在骨折脱位以后,无论采取怎样的措施,仅可将骨折脱位的位置活动减少至最小范围,但也不能让患者的骨折部分一动不动。在患者肢体需要活动时,外固定就会随着患者的肢体同步运动,这时许多剪力被关节所吸收,就会极大地缓解患处的压力。
3.可减轻损伤处的疼痛:中医正骨可以对骨骼与关节的位置进行调整,改善身体的不适感。比如,颈椎病会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利用正骨能够采用合适的手法对患者的脊柱进行矫正,避免神经受压,减轻患处的疼痛。
4.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中医正骨可以刺激身体的气血运行,促进血液循环。在正骨期间,相应的手法会对身体的经络产生刺激作用,是血液流动,增加氧气供应。血液循环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身体功能,加快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
5.使身体保持正确的姿势:目前,有很多上班族、低头族等人群受不良姿势的影响,存在姿势不良的现象。中医正骨可利用手法对关节的位置进行调整,纠正不正确的姿势。保持良好的姿势还可以改善形体,减轻关节的负担,有效预防骨关节疾病。
6.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中医正骨可通过调整骨骼位置,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神经系统作为控制人体各项活动的调节中枢,良好的神经系统可以保障身体的正常运行。采用正骨的手法,能够利用对骨骼位置的调整,减少神经的压迫,调节神经系统的传导功能。
总而言之,中医正骨通过运用合适的手法,让骨折脱位正确复位。中医正骨的好处有兼顾局部和整体、协调静养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可减轻患处处的疼痛、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使身体保持正确的姿势、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等。采用中医正骨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减轻疼痛,保持正确姿势,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提升人们身体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