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关于麻醉你了解多少?
2024-03-19 15:10:12
作者:黄森  
作者单位: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临床上,在治疗一些疾病时离不开手术治疗,而进行手术则离不开麻醉。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麻醉开始广泛运用到临床中,有效提高了手术成功的概率。但由于多数人并不认识与了解麻醉,认为麻醉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出现抵触麻醉的心理。以下通过介绍麻醉的有关知识,使更多人认识与了解麻醉,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什么是麻醉

麻醉是一种医疗技术,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部分或全身短暂失去痛觉。其主要目的在于减轻患者疼痛感,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有利条件。

常见的麻醉方法

1.局部麻醉。通过对麻醉药物的精准施用,可在需进行手术的部位实现麻醉,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同时阻断了疼痛信号的传递。局部麻醉技术在诸如口腔科等小型手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拔牙手术为例,医生会在患者牙根区域注入局部麻醉药,旨在减轻患者在术中的疼痛感,并有利于术后镇痛的实施。

2.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一种医疗手段,通过吸入或静脉途径将麻醉药物引入患者体内,从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患者丧失意识和感知疼痛能力。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全身麻醉须持续进行,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区域阻滞麻醉。患者可经由蛛网膜下隙、硬膜外隙、神经丛及神经干麻醉药物的治疗,达到麻醉目的,此种方法在低于腹部或其以下区域手术,以及上肢手术中具有广泛应用。同时,通过配合镇痛药物进行特定区域的疼痛阻滞,使患者在麻醉过程中保持意识清晰。

麻醉需要注意的事项

1.禁食禁水。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患者需严格遵守禁食禁水规定,以防呕吐和误吸。腹内压升高可能引发恶心和呛咳,导致胃内容物逆流。鉴于麻醉状态下人体防护功能减弱,若误吸发生,反流物可能进入肺部,引发严重后果。误吸时,大量胃液和残渣可能侵入肺部,引发肺炎、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威胁。然而,手术前患者可适量饮用清水、白开水、清茶和无奶咖啡等,总量不得超过400毫升。针对不同年龄段患者,注意事项有所差异:对于儿童,麻醉过程需谨慎细致。小儿麻醉前,应告知家属禁食禁水,避免手术中出现麻烦;婴幼儿主要食物为母乳和牛奶,麻醉前最后一次进食母乳应在术前4小时。易消化固体食物应在术前6小时停止进食,而不易消化食物应在术前8小时停止进食。

2.保持充足睡眠。术前一天晚上,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以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提高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若患者难以入睡,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安定类药物辅助睡眠,而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手术耐受性。

3.不宜化妆。在外科手术或麻醉期间,患者不宜化妆。化妆品可能会干扰手术过程,影响医生对患者真实情况的判断。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效果,建议患者在手术和麻醉期间避免使用化妆品。

4.不要佩戴东西。在麻醉手术中,遵守手术室服饰规范是必要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前,需要去除身上的一些物品。例如,老年患者的假牙和齿托应在麻醉插管前取下,以防止在操作过程中脱落并进入食道呼吸管,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此外,贵重物品如眼镜、耳环、戒指、手表和发卡项链等也应避免带入手术室,以免对手术进程产生不利影响。

5.术后两小时不宜吃东西。患者在归病房后,须平卧静养两小时,嗣后方可进食,旨在减少麻醉后呕吐与误吸之可能性。在此期间,医护人员需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家属应密切观察患者状况,防止其过度沉睡,以避免麻醉后出现呼吸抑制现象。

麻醉后出现不良症状怎么办?

在接受麻醉之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其中疼痛便是其中之一。面对疼痛,患者应保持冷静,主动与麻醉医生沟通,以探讨疼痛的原因。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麻醉医生会选用适当的镇痛方法进行处理。高效的镇痛不仅可以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增强术后免疫力,还能促进咳嗽排痰,提早下床活动,从而加速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术后疼痛和寒战是常见的现象,后者主要源于手术后无法自主的肌肉收缩触动。这种现象可能与局部麻药吸入性麻醉气体或长时间手术、大量输血等因素有关。如果症状较轻,患者可以自行恢复。但如果保暖和吸氧等措施无效,患者应与医生进行沟通,寻求适当的药物治疗。

以上为有关麻醉的常识,希望能通过科普让更多人了解该知识,更好地保护自身的安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