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这个名词几乎每天都会被提及,大家对免疫力的了解,只是停留在其抗病能力方面,但是却极少部分人能够真正了解免疫力到底是什么。日常应该怎样挺高免疫力?到底该吃什么?下面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免疫力其实是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周期中形成的,具有抵抗细菌、病毒入侵的能力。与此同时,免疫力还能够杀灭和识别细菌和病毒,使机体能够始终维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免疫力低下的危害及形成原因
发生免疫力低下后,人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具体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常感冒。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当遇到冷暖交替的换季阶段或非流感高发期容易发生感冒。例如日常身边人没有感冒症状,自己且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感冒症状,服药后感冒症状能够得到较好的治疗,但过不了多久又会出现反复的情况。
2.乏力犯困感觉明显。免疫力低下还会导致在工作、生活中常出现乏力、犯困等情况。例如前一晚睡得比较早,睡眠质量也没有任何问题,但第二天起床后便会出现“哈欠连天、无精打采”的情况,感觉没有力气,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
3.经常便秘或腹泻。便秘、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是免疫力低下比较常发生的情况,这类人群会经常发生持续性间歇性拉肚子、腹胀便秘等情况。除此之外,免疫力低下还容易被病毒入侵,从而感染各种疾病,患肿瘤、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风险也会相对较高。
造成免疫力低下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过度劳累。经常熬夜、睡眠不足以及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等均会导致免疫力低下发生。
2.压力过大。长期精神压力过大、情绪不稳定等会导致免疫力减退的发生。
3.运动量少。运动是增强免疫力的主要途径之一,而运动量少则会导致免疫力低下,因此日常需要加强锻炼。
4.饮食结构不合理。长期挑食、偏食,抑或是喜欢吃辛辣、油腻的食物,而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较少,很容易引起免疫力低下。
如何提高免疫力
保持营养均衡。营养物质的摄入是提升免疫力比较常用,也是比较有效的手段之一,我们日常可以多进食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锌、硒的食物。其主要是因为蛋白质与免疫力有密切的联系,其中免疫球蛋白也就是糖蛋白。而白细胞抗病能力需要在维生素C的支持下进行,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C,则会导致白细胞失去应有的抗病能力。
多饮水。水是维持人体电解质平衡的主要元素,也是人体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中多饮水,可以使鼻腔、口腔黏膜时刻保持湿润,避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同时多喝白开水对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增强人体器官中的乳酸脱氢酶活力,使得人体抗病能力和免疫能力的有效提升。每天晨起喝一杯温开水,对于提升免疫力有较好的效果。
适度运动。适度的劳动和运动是人体保持健康的秘诀,在人体生物钟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同时还能够治愈心理疾病。因此,适当的运动对于提升免疫力,保持健康状态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保持心情愉悦。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适当减压,学会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从而坦然面对,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这对于提高机体免疫力有较好的帮助。
什么食物能够改善免疫力
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是改善免疫力较好的食物。日常可以多吃木瓜、猕猴桃、橙子、胡萝卜、豆制品等。海鲜:海鲜是微量元素铁、锌、镁、硒、铜等含量较高的食物,日常可多吃海参、鲫鱼、泥鳅、墨鱼等来调节免疫力。动物肝脏:动物肝脏叶酸、硒、锌、镁、铁、铜、维生素含量较高,这些对于提高免疫力有较好的作用。另外人参、灵芝、黄芪、百合、山药、银杏、大枣等中药也有增强免疫力作用。
总而言之,免疫力对于人体而言非常重要,是人体保持健康必不可少的因素。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保持健康的饮食、愉悦的情绪,同时还要进行适当的运动,以此来提升或保持正常免疫力,避免免疫力低下为人体带来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