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消毒方法在身边,远离病菌保健康
2023-02-24 10:31:12
作者:张志凤
作者单位:米易县攀莲镇卫生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病原微生物、病毒等有害物质,它们可通过呼吸道、消化系统、皮肤等进入我们的身体,进而引发一系列疾病,严重的情况下甚至有可能会对我们的生命造成威胁。尤其是目前虽然疫情已经得到较好的控制,人们逐渐开始回归到正常的生产生活当中,但依然要做好防御措施。日常生活中做好消毒工作,可以有效预防疾病,保证身体健康。

消毒方法

阳光消毒法。利用阳光消毒是最简单、便捷的自然消毒方式,但需要物品在太阳直射下暴晒6小时以上,才能有效达到消毒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阳光消毒法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进而无法达到消毒目的,因此常用此方法作为其他消毒措施的辅助

煮沸消毒法。煮沸消毒法主要适。用于餐具、儿童食具以及一些生活用品等,如碗筷、汤匙、奶瓶、毛巾等,将这些物品浸没在水中,煮沸15~20分钟,可有效杀菌。此方法同样适用于结核病、伤寒病等病人的食具,将其食具在开水中煮沸30分钟以上也可达到消毒灭菌的作用。

药物消毒法。消毒类药物有很多,比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碘酒、84 消毒液、洁厕灵、酒精等,都属于消毒药物。可以在家中常备这些药物,皮肤受损时可使用酒精、碘酒等擦拭伤口,达到消毒目的,以防伤口感染。

食醋消毒法。食醋中富含醋酸等成分,能够有效消灭空气中的细菌。因此可使用100~150g的食醋兑入2倍的清水,关闭门窗后进行煮沸,使其蒸发,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日常生活中消毒的具体措施

外出回来后勤洗手。目前,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多种病毒,其传播途径除了从口腔、鼻腔吸入外,手部接触后也极有可能会引发感染。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是在外出回家后或者徒手接触电梯扶手、快递盒后,应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

开窗通风、多晒太阳。室内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空气得不到流通也极有可能会导致细菌滋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开窗透气,并将衣物、被褥放到太阳下暴晒,能够有效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含量。

勤打扫卫生,保持居家环境安全。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做好消毒措施,还应定期开展大扫除,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儿童等抵抗力低下人群的家庭,应及时对家中进行全面消毒,能够有效保证家庭环境安全。

消毒中存在的误区

消毒剂浓度过高或过低。 大部分人认为消毒剂浓度越高,其消毒作用越好,但实际上浓度较高的消毒液具有较强的刺激性、腐蚀性,极有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也有可能会损害环境物体表面,而浓度过低的消毒剂则无法消灭细菌。因此在选择化学消毒剂时应参考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作用浓度、使用方法,选择适当的消毒药剂进行消毒。

不同类型消毒剂混合使用。 一些人认为将消毒剂混合使用能达到更好的消毒效果,其实并非如此,不同的消毒药剂有着自身特定的成分,若盲目混合,极有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不仅不会提高消毒效果,还有可能会威胁人体健康。

用免洗手消毒液代替流动水洗手。 免洗消毒液虽然能够有效消毒灭菌,但其也具有一定的刺激性,长期使用会导致手部皮肤出现过敏。因此人们不能用免洗手消毒液代替流动水洗手,应使用洗手液或肥皂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清洗手部。

物品消毒后不进行后续清洗。 一般来说,大部分化学消毒剂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腐蚀作用,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在使用消毒剂对物品进行消毒的30分钟后,应使用清水将物体表面残留的消毒剂清洗干净,并放置于通风处晾干。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