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护理呼吸衰竭患者须讲策略
2023-02-24 10:31:21
作者:鲜慧
作者单位:仪陇县人民医院

呼吸衰竭是指患者由于各种因素引起肺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在静息状态下仍不能进行正常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进而引发的一系列生理病变及临床表现综合征。那么呼吸衰竭病人如何护理呢?

呼吸衰竭的病因

肺通气与肺换气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病变都有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呼吸衰竭的主要发病因素有慢阻肺及严重哮喘等气道阻塞性疾病,肺结核和肺水肿等肺组织病变,肺栓塞等肺血管疾病,胸廓畸形以及胸膜增厚等胸廓与胸膜病变,脑血管病变与重症肌无力等神经肌肉病变,等等。

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原则

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氧疗。氧疗是纠正患者缺氧的一个有效手段,但若使用不当,则会导致患者出现氧中毒及二氧化碳潴留,因此需掌握正确的氧疗方法。针对Ⅰ型呼吸衰竭患者,需在短时间内吸入50%~60%氧浓度的氧,以达到尽快纠正缺氧的目的,直至氧分压升至60mmHg以上后,将氧浓度降至50%以下,防止患者出现氧中毒或吸收性肺不张等并发症。临床医学认为50%浓度以上的氧为高浓度氧,而40%以下的氧浓度则相对安全,若需吸入60%以上浓度的氧,则需控制在48小时以内,最长吸氧时间不超过 72 小时,纯氧吸入也只可在短时间内使用。二、呼吸兴奋剂可促使患者呼吸中枢兴奋,适用于轻度呼吸障碍患者,常用呼吸兴奋剂为尼可刹米。三、任何类型的呼吸衰竭患者,只要存在氧疗与药物治疗无效的现象,则需及时进行机械通气。四、在治疗呼吸衰竭病症时,需对病情进行分析,找到病因并积极处理呼吸道梗阻、感染、心衰等原发病。

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

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需卧床休息,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在代偿期可适当下床运动。二、食用营养价值高、高蛋白且易消化的膳食。原则上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不能自主进食者可给予鼻饲,保障患者具有充足的热量与水摄入。三、除定期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与血压外,还需观察患者瞳孔变化与指甲是否发绀,以及患者神志情况、呼吸情况与痰液状况。对于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还需注意患者呼吸节律、呼吸快慢与深浅变化,如发现异常,须及时上报医师。观察患者痰量与性状,若出现痰量较多且黄稠现象,则代表呼吸道感染加重,应及时通知医师,并留标本送检。四、氧气疗法:根据病情病理、生理特点,选择各类给氧方法,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将患者氧分压提升至50mmHg以上,氧饱和度控制在80%以上。五、保持呼吸道舒畅:神志清楚患者需自行咳痰,被动变换体位,翻身拍背,促使痰液引流。如不能自行排痰,则应及时吸痰,吸痰时间应控制在15秒以内,防止患者缺氧窒息。六、观察呼吸兴奋剂作用:如用药过快或过多都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过快、面色潮红等症状,如出现上述问题,则需及时减药或停药。七、纠正酸中毒:在需使用50%的碳酸氢钠时,则应注意病人有无二氧化碳潴留表现。八、纠正肺水肿:使用脱水剂与利尿剂时,需及时观察疗效。针对心功能不全患者,静脉点滴速度不宜过快。九、针对病情危重、长期卧床的呼吸衰竭患者,应做好皮肤护理与生活护理。十、应常备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器、吸痰器、强心剂与呼吸兴奋剂等抢救物品。熟悉呼吸器性能,当呼吸器发生故障或病情变化时,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十一、预防并发症,注意呼吸道湿化,防止异物阻塞而引起窒息。监测血气及电解质变化,防止缺氧、低血压、休克等症状出现。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