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口腔癌术后该如何护理
2023-03-29 12:34:07
作者:张晶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

口腔癌属于口腔疾病,是发生于口腔内恶性肿瘤的统称,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导致其生活、生存质量下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可通过相应手术进行治疗,但在完成手术后,极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口腔、舌头、颈肩部等部位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反复练习以下五种锻炼方法,对促进患者早日痊愈有着重要意义。

漱口。一般情况下,口腔癌患者在刚做完手术后是不能刷牙的,因此患者应经常用盐水漱口,但应使用生理盐水,其目的在于消炎、消肿、预防感染,且效果明显优于通过棉签在伤口部位涂抹药物,使用生理盐水漱口能够直接接触病灶。在漱口时,应适当做吸吮、鼓颊等动作,使盐水能够在口腔中来回冲击,每天进行2~3次,每次应持续3~5分钟,以此清除牙齿间隙中的食物残渣,保持口腔卫生。但值得注意的是,刚完成手术应用生理盐水漱口时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此时患者可适当缩短漱口时间,随着伤口的不断愈合,这种疼痛感会逐渐减少,可增加漱口时长。

吞咽训练。吞咽功能训练能够有效促进口腔癌患者快速恢复吞咽能力。在术后2~3周内且患者病情稳定、手术创口恢复状况较好、可以经口进食、没有皮瓣危象的情况下,即可开始进行吞咽康复训练,通过反复进行吞咽动作或口腔感觉训练,使相关肌肉能力提升,并促进吞咽相关器官运动能力的恢复,刺激唾液分泌,运动舌头、颊部肌肉等。通常情况下,建议每天进行至少3次吞咽训练,每次持续15分钟,坚持锻炼6个月左右。但在进行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早期训练要根据患者自身状况进行适量锻炼,再根据其吞咽情况恢复状况进行适当调整。

叩齿。叩齿是我国中医学领域传统的口腔保健方法,能够促使歼齿变得坚固且光滑,在一定程度上减缓高龄人群牙齿松动或脱落现象。其主要是将上下牙齿叩合,若牙齿状况较好,可稍微用力进行叩合,若牙齿不好则可适当减轻力度。在进行叩齿时,患者应保持心境平和、情绪稳定,上下牙叩咬震动,并向前、正中、左侧、右侧等不同方向各进行36次叩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牙周血液循环,长期坚持进行叩齿对牙齿的益处颇多。但要格外注意,若患者牙齿松动、咬合错乱,则应避免进行叩齿,以免对牙周组织造成损伤。

颈肩部功能锻炼。口腔癌患者在完成手术1个月左右时,可开展颈肩部功能康复训练。其训练内容包括有节律的低头和抬头,在做低头动作时应尽量将下颌向胸壁靠近,抬头时尽可能向后仰头,转动颈部,使颈部向左右两个方向来回转动,尽可能将转动角度接近90°,左右曲颈,使头部向左右两侧倾斜,动作幅度应从小到大,循序渐进,直至使耳朵能够触碰到肩部,且每进行一次曲颈应保持3~5秒,完成一组训练后休息1分钟,再次重复曲颈,每天至少练习3次,每次循环3~4组,直到患者颈部不会感到牵拉感,即可停止训练。

口腔运动训练。唇及面颊运动,口腔癌患者术后应开展口腔运动训练,首先可通过用力闭唇并鼓起脸颊模拟漱口动作,并持续进行10秒钟后停止,休息1分钟放松脸部肌肉,并再次进行训练,每天应至少进行3次,每次进行5~10分钟为宜,以此改善嘴角下垂、闭唇不严等现象,以免患者在进食时食物从口腔溢出。但在进行此项训练时,应以患者轻度疲劳为限。下颌运动,口腔癌患者在进行口腔运动训练时还应进行下颌运动,即尽量将嘴张开至最大,然后使下颌放松,并向前方及左右两侧进行运动,在持续10秒左右后放松,休息一段时间后再次重复训练内容。此项训练方法每日应进行3次,每次进行5~10分钟,能够有效扩大患者下颌运动范围。

综上所述,口腔癌的诊治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而术后及时进行康复护理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一定保障,因此口腔癌患者在完成手术后应经常进行漱口、吞咽训练、叩齿、颈肩部训练、口腔运动训练这五步锻炼方法,对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意义。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