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老年人骨折后怎么护理
2023-03-29 12:38:21
作者:陈勇
作者单位:乐山市中医医院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年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运动功能降低的情况,甚至是稍有不慎发生滑倒、跌伤等情况就会导致骨折。那么,为什么老年人这么容易骨折?在老年人骨折之后,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护理措施呢?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骨折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年人容易因为骨量的流失而出现骨质疏松这种疾病,这种疾病会导致老年人的骨骼强度严重下降,甚至受到一些微小的外力影响就会发生骨折。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很容易出现肌肉与韧带功能退化的情况,而这则会导致老年人身体的协调能力变差,从而使老年人更容易在走路的时候出现滑倒或摔跤的情况,进而导致老年人更容易受到外力的影响而发生骨折。

老年人骨折后应当怎么护理

老年人骨折后的饮食调理。在老年人发生骨折之后的恢复期间内,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骨折恢复情况采取分阶段的饮食护理措施。首先,在骨折后约1~2周左右,老年人发生骨折的部位会存在一定的水肿,同时受到骨折引发的疼痛影响,老年人的胃肠道功能会出现一定的降低,因此在饮食上应当注意选择清淡开胃易消化的食材,如蔬菜、水果、豆制品、蛋类、鱼汤、瘦肉等。避免让患者食用辛辣刺激或油腻的食物;在骨折后的2~4周之内,患者由于骨折而造成的疼痛已经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其肠胃功能与食欲也会逐渐恢复正常,而且骨折部位的水肿也会消失,此时患者的骨骼正处于愈合的阶段,因此需要在初期,食谱上要为患者添加更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与钙质,而像牛奶、海带、虾皮、黑芝麻、鱼肝油、沙丁鱼等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老年人骨折后的并发症预防。对于老年人来说,骨折这种疾病本身造成的痛苦以及带来的威胁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要在骨折后做好应对的反而是由于骨折而导致的多种并发症,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感染、骨折延迟愈合等。其中,心脑血管疾病通常是由于骨折造成的疼痛使老年人的神经受到刺激,进而影响到老年人的身体循环系统,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老年人骨折后注意疼痛护理以及生命体征观察,一旦老年人的状态出现变化则需要立即前往医院;呼吸系统疾病通常是由于老年人骨折后长期卧床休息而导致的,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开窗通风并且帮助其翻身拍背排痰;泌尿系统疾病也与长期卧床有关,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很容易由于未能有效保持身体的卫生状况而引发泌尿系统感染,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定期做好老年人的会阴部清洗工作,并且帮助患者及时排尿排便;骨折难以愈合则是由于老年人的骨细胞活动性降低且钙质吸收利用率下降等原因导致的,只要让患者充分补钙并适当补充维生素D,就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的骨折部位愈合。

老年人骨折后的肢体锻炼。骨折这种疾病会直接影响老年人的运动能力,很多老年人都会在骨折后选择长时间卧床休息,但这样反而容易导致患者的肢体出现退行性的病变。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在骨折治疗之后的3周左右就开始引导老年人进行一定的肢体锻炼,从最开始的床上辅助锻炼逐渐过渡到下床活动等,这样可以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肢体血液循环,避免肌肉萎缩与关节变形。但是,护理人员需要在老年人的运动中做好监护,防止老年人再次跌倒,并且让老年人在感到疲惫的时候及时进行休息,才能更好地促进老年人骨折的恢复。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