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是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相对复杂,普遍认为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如环境、遗传等因素,进而影响到脑局部血运,引发供血障碍。随着病情的进展,脑梗面积扩大,进一步引起神经功能缺失表现。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是诱发脑梗的关键因素,导致血管腔越来越狭窄,大脑组织有缺血、缺氧情况,对患者机体的损伤程度较大。患脑梗后,患者会有典型的头晕、肢体麻木、吞咽障碍、语言不清晰等症状,多是突然发病,部分患者可以在睡觉的时候出现脑梗发作。脑梗带来的危害巨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梗的易患人群
肥胖人群:肥胖本身增加了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容易引发血管病变,进而诱发脑梗。
患高血压的人群:自身患有高血压病的患者患脑梗的风险较高,血压长期处于高值状态,会进一步加速动脉硬化,导致血管玻璃样变性,引发血液代谢异常,导致很多的杂质堆积,最终便会引发脑梗。同时,高血压患者大量使用降压药物所致的血压骤降,也会增加脑梗的风险。
患糖尿病的人群:糖尿病是引起脑梗的基础性疾病,机体长期在高糖状态下,会腐蚀血管,微血管也会受累,并逐渐累及肾动脉和眼动脉,最终累及大血管、冠状动脉、脑动脉,使血管发生异常变化,进而引发脑梗。
患红细胞增多症的人群:当血液中的红细胞远远超过正常水平后,会导致血液浓缩,增加了血液聚集能力,进而增加了脑梗的发病风险。
患高脂血症的人群:高脂血症患者患脑梗概率较高,患高脂血症后,动脉会发生硬化,促进斑块形成,当斑块破裂后,血流入脑血管内,可造成脑血管堵塞,引发脑梗。
脑梗的预防措施
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脑梗,可降低脑梗的发生率,高危人群加强自身健康监测,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脑梗的发生,主要预防方法如下。
一级预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要戒除不良嗜好,戒掉烟、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合理饮食,按照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原则进食,不要吃油炸食物,坚持少食多餐,避免单餐进食量过多,多摄取膳食纤维和粗纤维,进食好消化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提升抗病能力,每周运动3次左右,以有氧运动为主,合理控制锻炼强度。血脂较高的患者要适当服用降血脂的药物,高血压患者要配合降压药物稳定血压。
二级预防。已经患过脑梗的人群,要树立健康观念,秉持长期预防原则,通过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血小板治疗降低脑梗发病风险,可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他汀类药物。
三级预防。加强临床治疗,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各项功能,尽可能地改善预后,促使患者康复,改善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