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的发展,超声医学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超声精准穿刺在急诊、重症医学上添上了浓厚的一笔。以往急危重症、ICU在大家心中都有一层神秘色彩,特别是大静脉的穿刺,术前会找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家属更是觉得害怕,但是也不了解签的这个知情同意书究竟是干什么的,今天就给大家普及一下,让大家也了解了解这神秘的大静脉穿刺。
大静脉穿刺置管是为了建立快速输液通路,大量快速的静脉输液、急救时的升压、刺激性药物从中心静脉输注、长期输液的患者建立静脉通路,都需要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超声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就是在超声探头下先探查到大血管,然后穿刺针在超声的监视下进针,可以避开神经、周围的大动脉及小动脉,一次成功,减少重复穿刺频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穿刺的安全性与成功率,尽快配合临床抢救及治疗,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普及,那究竟怎么做呢?超声引导下的穿刺针进入可以在平面内进行,就是超声的观察范围之内,针进到那里,电脑屏幕上都可以看到,特别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因为离大动脉、颈内动脉较近,危险性较高,有了超声的引导,可以避开大动脉及神经,增加了安全性,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时因为离肺组织较近,易损伤肺组织,有了超声的第三只眼,可以避开肺组织,股静脉超声下穿刺时,因局部脂肪厚度不一,进针只能靠估测,有了超声的帮助实时观察穿刺针及穿刺部位的关系,避免了穿刺的重复性,减少了皮下出血的概率,增加了成功率,并且置管成功后可以反复观察中心静脉管的位置,长期的置管易致周围生成血栓,临床上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超声观察中心静脉管周围是否有血栓形成,给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尽管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是急重症医学和麻醉学的常规操作,但仍有一些患者出现急性严重并发症,如损伤动脉、血肿、血胸或气胸,中心动静脉置管术需要掌握大动静脉解剖结构及周围结构的位置关系,但这些标记无法明确中心静脉穿刺部位的解剖变异,解剖变异相对于正常解剖结构,其实也并不少见。除了解剖变异,在肿瘤患者及重症患者中常见的静脉血栓会使中心静脉管无法放置或产生危险,有了超声下的可视化操作,避免穿入动脉发生意外,避免了穿刺失败,特别对于重症心肺复苏的患者实施股动脉置管或者那些具有非脉动性心室辅助装置的患者中,超声下可以实施监测,术前评估风险,操作中减少风险,术后确认置管的位置,大大减少了临床治疗风险,增加了成功率,惠及急重症患者,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是采用超声无创定位技术,对血管静脉进行准确定位,在直视下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可以清晰观察血管走行、宽度、血流情况,有无解剖变异及其周围组织器官解剖位置,超声实时引导下可清晰显示穿刺针的走行情况,可以直观地看到穿刺针刺入血管内,从而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也使穿刺一次成功率显著提高,益于临床,益于广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