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专家要跑县城”到“县级医院医生来镇里坐诊”,从“拍片子来回折腾”到“检查结果直传总院直接出报告”,犍为县县域医共体定文镇分院(犍为县定文镇中心卫生院)正用医共体建设的“实招”,把优质医疗拉到10万乡亲家门口。如今更是以医共体为核心纽带,将“上级资源、基层服务、健康管理”串成线,让全镇及周边群众的“看病、康复、防未病”等,都能在家门口安心搞定。
医共体搭起“三大通道”破解基层看病“远、难、贵”作为犍为县县域医共体的关键节点,定文镇分院早已把医共体服务融入日常,让“优质医疗向下沉、群众看病少跑腿”不是口号。
专家下沉“家门口见名医”。依托医共体资源,总院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专科骨干,每天准点到分院上班。不管是慢性病诊疗、普通外科手术,还是妇科、儿科常见病问诊,乡亲们不用再为看病特意跑县城,不用花路费、耗半天赶车,在分院就能和县级医生面对面说病情、定治疗方案。专家还手把手带教分院医生——从问病史、诊疗,到手术操作细节全程教,把真技术留在基层,既让乡亲当天看上对口专科医生,也让咱日常看病“身边就有靠谱医生”。
双向转诊“重症不耽误、康复少折腾”。遇到心梗、卒中、重症创伤、疑难杂症等超出基层能力的急症,医共体开通“绿色通道”——分院第一时间联系总院,从对接床位到转运患者全程衔接;等患者在总院稳定病情、做完关键治疗后,再由分院接回开展后续康复,形成“急症上转救治、稳定下转康复”的闭环。不用家属来回跑手续,也不用患者在县城挤床位,康复阶段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专业照护。
远程诊疗“隔空享上级诊断”。靠着医共体搭起的放射影像中心、医学检验中心平台,分院的CT、数字化DR影像片、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结果,能直接上传到医共体总院,由总院专家出诊断报告——拍片子、做化验不用跑县城,在镇里就能拿到和县级医院一样精准的结果。从上传到出报告当天搞定。老人复诊、慢性病调药不用来回折腾,连村里行动不便的乡亲,在村医协助下到分院做检查,也能及时拿到总院诊断。
医共体“强筋健骨”老卫生院有了“硬实力+全服务”借医共体建设的“东风”,这所卫生院不仅“家底”更厚,服务也更对乡亲需求。编制床位35张,开放床位99 张,住院病区环境整洁,不管是术后康复还是慢性病住院调理,都能“住得下、住得舒心”。53名职工里84.9%是专业技术人员,5名高级职称、13名中级职称医生组成的团队,跟着医共体专家学技术、练本领,看常见病、治多发病的能力越来越强。CT、动态血压/心电监测仪、高频电刀等先进设备,也按医共体标准维护、使用,检查精准度、治疗规范性和县级医院“同频”。
更贴心的是,分院下辖的22个村卫生室、29名乡村医生,成了医共体服务的“毛细血管”。村医跟着医共体学急救、学慢性病管理,遇到村里老人血压高、孩子感冒,能第一时间对接分院。乡亲们在村里有健康问题,村医能帮着预约分院专家号、联系转诊,让健康服务从“镇里”延伸到“村口”。
医共体赋能科室
每项服务都踩中乡亲“需求点”医共体不是“搭架子”,而是让每个科室的服务都更实用。
全科医疗科:医共体下的“全能科室”,整合了内、外、妇、儿、骨、肛肠6大诊疗方向;按医共体统一的诊疗标准,把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慢性病管得“规范又细致”;平时做痔疮、疝、阑尾切除、骨折复位固定等常见手术,也有医共体专家兜底指导,乡亲们不用往县城跑,在家门口就能“看完病、做完手术、做好康复”。
公共卫生科:医共体下的“健康守门人”团队,按标准提供健康服务。市AAAAA级预防接种门诊,按医共体冷链要求管疫苗,孩子打疫苗、老人打流感针都放心;给0-6岁孩子、孕产妇、65岁以上老人做全周期健康管理,档案和县级医院互通,发现问题直接走医共体转诊;家庭医生小组还跟着医共体专家走村入户,教老人用药、给残疾人做康复,把“防未病”的服务送上门。
中医理疗科:分院重点打造的“特色专科”,从2014年建科到2020年增设住院部,靠实打实的服务一步步攒下好口碑。专业团队技法扎实,电针仪、智能熏蒸仪、电动牵引床等设备配齐配足。乡亲们爱用的艾灸、推拿、刮痧、火罐这些传统法子做得地道,还新添了偏瘫康复技术,颈肩腰腿痛、中风后偏瘫患者不用跑县城,在镇里就能享受到专业、省心的理疗和康复训练。
“以人为本,大医精诚”的院训,让定文镇分院始终守着“为乡亲看好病”的初心。如今借着县域医共体的力量,这所有着74年历史的老卫生院有了新活力——未来还要深化医共体建设,让县级专家来得更勤、远程服务覆盖更广、村医能力更强,真正做10万乡亲“信得过、靠得住”的健康管家,让“在家门口看好病”的日子,过得更踏实。(许翔卿 龚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