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卫健要闻
热点排行
智能化 趣味性!绵阳安州这个中心,患者康复训练像玩游戏
2025-10-29 00:00:00
作者:
作者单位:

刘雨微 本报记者 方继莲

近期,四川省启动智能化康复中心项目,至今年10月将建成50个智能化康复中心,预计惠及全省622万名持证残疾人及数百万慢性病患者。绵阳市安州区积极响应,加快智能化康复中心建设,为群众提供“家门口”、智能化、高品质的康复服务。

mmexport1761626947967.jpg

重塑空间,让专业与温馨兼具

走进安州区塔水镇中心卫生院新落成的智能化康复中心,明亮柔和的灯光、防滑防撞的暖心设计以及墙面上鼓舞人心的标语将温馨与现代融合,令人眼前一亮,心情舒适。各类崭新的康复训练器材整齐陈列,患者陈大姐在治疗师的帮助下穿戴好步态训练与评估系统的矫正带,通过游戏的趣味形式开展康复训练。

智能化康复中心暨残疾人康复之家负责人刘浩介绍,过去医院开展康复治疗主要依赖医生的经验,效率低下,也没有客观、量化的数据支撑,难以制定和调整精准的个性化方案。而且治疗过程枯燥,患者依从性差,这种情况在中心落成启用后得到很大的改善。

科技赋能,让康复更精准更有趣

陈大姐今年62岁,患有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丧失,在塔水镇中心卫生院治疗后,在步态训练与评估系统的帮助下开始下肢康复训练。这套系统有多重模式,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为患者提供符合人体生理特征的步态训练模式,帮助重建正确的行走姿势和运动轨迹。相比传统训练,该系统通过生物反馈和量化评估,使训练更精准高效。

“很简单,跟耍游戏一样,我感觉还没训练一会儿时间就到了,一点都不枯燥,不知不觉就把训练做完了,感觉很容易就能坚持下去。”患者陈大姐感慨道。

据了解,智能化康复中心暨残疾人康复之家包括中医综合治疗室、蜡疗室、艾灸+熏蒸治疗室、针刀治疗室、高频治疗室、经颅磁治疗室、康复评定室及言语认知室等。中心购入了步态与平衡功能评估训练系统,冲击波治疗仪,磁振热治疗仪,电脑恒温蜡疗仪等40余台康复训练设备。

优秀的技术+先进的设备+负责的医护工作者,构成了集成远程诊疗、智能评估、个性化训练、儿童康复、医体融合、特色门诊等功能模块于一体的智能化康复中心。中心还结合智能化康复设备和各类中西医康复适宜技术,构建起“筛查-评估-治疗-随访”全链条服务闭环。

数据驱动,让患者重拾有质量的生活

“智能化”是康复中心最大亮点。通过“游戏式”康复训练,既让患者的康复过程更加具有趣味性,也能实现系统性的精准控制。在运动疗法区,几位患者正在治疗师的帮助下,在智能康复设备的屏幕上进行“切水果”和“走迷宫”的训练。

患者张大爷感慨道,“以前觉得康复很枯燥,现在像在玩,不知不觉就完成了训练量,浑身也轻松多了。”

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方案是中心的特色。每位入驻的居民都会建立一份专属电子健康档案。智能设备能精准记录每一次训练的角度、力度和持续时间,并生成数据报告。治疗师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动态调整康复计划,让训练不再是“凭感觉”,而是有据可依的科学过程。

治疗师黄俊玲表示,这其实是针对上肢、手部功能和认知能力的精准训练,系统会实时捕捉患者的动作,并给出评分,可以更加科学地帮助患者规划康复治疗。

负责人刘浩表示,从“模糊经验”到“精准数据”的疗效飞跃,从“枯燥坚持”到“趣味体验”的动机转变,从“耗时耗力”到“高效省时”的效率提升,从“安全保守”到“挑战极限”的能力突破,最终,所有这些好处都汇聚成一点:患者能够以更积极的心态、在更短的时间内、通过更安全有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恢复身体功能,重拾有质量的生活。‌

联动服务,解决更多群众康复难题

建成后的康复中心将依托医联体、医共体,通过“医疗资源下沉+智慧化服务”模式,构建“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服务系统和覆盖城乡的康复医疗服务网络,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康复难以及医院床位周转难等问题。

目前,该中心已经与安州区级医院建立了绿色转诊通道。如果遇到复杂情况,可以迅速向上转诊;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又可回到这里进行便捷的社区康复和家庭指导,真正实现了康复服务的“无缝衔接”。

康复中心的治疗是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专科护士组成的团队,提供从医疗康复到生活照护的全方位服务,他们不仅技术过硬,更有着十足的耐心和爱心。

中心还巧妙地将医疗康复与养老照护相结合。对于失能、半失能的老人,这里不仅能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还能进行日常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大大减轻了家庭的照护负担。同时,作为“残疾人康复之家”,这里专门为残疾人提供功能训练、辅助器具适配、心理支持等一站式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重拾生活信心。

“以前做康复要频繁往区里、市里跑,路途远、花销大,家人也跟着受累。”患者张大琼告诉记者,“现在好了,这么专业的服务和设备就在镇上,走几步路就到,省钱省心,我们治疗的信心也更足了!”

塔水镇中心卫生院智能化康复中心的试运行,标志着安州区在基层康复服务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标志着安州区基层医疗智能康复服务体系正式迈入智能化、精准化新阶段。

刘浩说,目前正在试运行,医护人员接受新设备使用、新疗法应用的系统化培训。下一步的核心目标就是从“建好”转向“用好”,通过扩大宣传、深化服务、培养人才、精细管理等一系列组合拳,让这个先进的康复中心真正成为当地百姓信赖的、能切实解决病痛的健康守护站。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