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4日,由四川省医院协会主办、绵阳市骨科医院承办、绵竹市人民医院协办的“第三届县级医院健康传播学术会”如期举行。来自全省近300家县级医疗机构的宣传骨干齐聚一堂,共话传播、共谋发展。
这已是该专业委员会连续第三年举办此类学术交流。三年来,每一次相聚,都不只是一次会议,而是一次精神的凝聚、一次能力的淬炼、一次情感的联结。

远道而来只为“充电”
连续三年的会议,都聚集了来自全省的县级医院宣传同行,其中不乏来自凉山、阿坝等地区的医院宣传人。他们有的驱车七八个小时,有的辗转多种交通工具,只为赶上这一年一度的“充电”机会。
“我们每次来参加这个会,都像打开了一扇窗。”来自凉山州德昌县人民医院的宣传同行彭海月感慨地说。她表示,从微信公众号、抖音运营到舆情应对,从内容策划到品牌建设,这些在其他地区已渐成体系的传播方法,对她来说正是需要学习的短板所在,“能听到华西医院、省卫健委这些‘高手’的分享,真的太值了。”
传播思路持续升级
和往年不一样的是,今年的会议,主办方特别设置了“讨论环节”。
“前期,我们在微信群里发起了宣传工作难点痛点的问题征集,大家集思广益,将自己日常工作中的痛点难点互相交流,我们选取了话题度最高的5个话题,邀请5家医院的宣传科负责人担任组长进行调研,为大家探寻破解之道。”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绵竹市人民医院宣传部部长左雪梅介绍说。会议上,组长们将调研结果和破解方法一一介绍,最直接的解答了大家的工作困惑。
左雪梅说,如果说第一届第二届会议还在探讨“为什么要做健康传播”,“如何建好传播阵地”等问题,那么今年的会议,则明显步入了“如何精准发声、如何破圈传播”的深水区。
本次会议的授课同样精彩纷呈。省委网信办舆情中心分析室主任阮超男结合近年来典型案例,深入分析舆情发酵规律与传播特征;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新闻部部长王路炜以《5G全媒体时代:健康文化传播链》为题,讲授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传播形式及内容;华西医院宣传部刘沁以《新媒体平台的精准定位和科学传播》为题,分享抖音、视频号、小红书等多种媒体平台的运营策略与内容分发逻辑。
“我们之前做抖音就是随手发,听了课才知道,原来连发布时间、标签选择都有讲究。”来自德阳某医院的宣传人员小田边记笔记边说。
友谊在交流中生长
会议茶歇期间,会场外的交流区人头攒动。不少人拿着会议手册,主动寻找“网友”见面——他们早在微信群里相识,却直到今天才第一次线下碰面。
“我们建了一个‘交流群’,现在400多人了。”乐山市某医院的宣传负责人王老师笑着说,“平时大家在群里互相转发稿件、交流经验,谁有困难说一声,总有人出手相助。”这种由“会友”发展为“战友”的情谊,正是三届会议积累下的最宝贵财富。
随着三届会议的连续举办,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设立专职宣传岗位,组建宣传团队,制定年度传播计划。四川省县级医院的健康传播工作,从零散探索逐步走向系统建设。
“以前觉得宣传就是写稿子、拍照片,其实它关系到医院品牌、医患关系、舆情应对、文化塑造,是一项系统工程。”三台县人民医院的宣传负责人邹老师说。
当会议落下帷幕,参会者陆续返程,他们的行囊中不仅装着笔记和资料,更带着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和一群可以随时请教、互助前行的同行者。
“我们虽然来自四面八方,但目标是一致的——把我们县级医院的好故事讲出去,把健康知识传下去。”左雪梅说,“希望明年,我们还能再相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