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卫健要闻
热点排行
“双十一”引爆消费热潮也爆了主播的肺?这是怎么回事
2025-11-14 00:00:00
作者:
作者单位:

本报记者 侯文瑾

受访专家 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张涛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已落下帷幕,各大电商平台纷纷传来销售捷报。然而,在这场消费盛宴的背后,一种新型职业病正悄然侵袭着电商主播群体。据媒体报道,浙江某医院急诊科近日接诊了一位电商主播患者,因过度用力发声导致肺泡破裂,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为此,记者采访了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张涛,针对这一健康问题进行专业解读。

这种因长时间、高强度用嗓导致的肺部损伤,在医学上称为“自发性气胸”。那么,究竟什么是气胸?简单来说,就是气体进入了胸膜腔。我们可以将胸腔想象成一个封闭的“盒子”:外壁由胸壁、肋骨和肌肉构成,内壁则覆盖着两层薄膜——紧贴肺表面的脏层胸膜和紧贴胸壁内面的壁层胸膜。这两层膜之间存在一个潜在且呈负压状态的腔隙,即胸膜腔。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仅有少量润滑液,没有空气,两层膜基本紧贴在一起。

当主播长时间高声说话或激情呐喊时,声带剧烈振动会导致气管内压力急剧升高。这种持续高压会传导至肺泡,使肺泡壁承受过大张力,最终导致肺泡破裂。通俗地说,我们的肺由无数肺泡构成,可以将每个肺泡想象成一个小气球。当我们剧烈高声说话、呐喊或用力负重时,就如同快速用力吹气球,肺泡就容易破裂,导致气体进入胸膜腔,进而引发肺萎陷,形成气胸。

除了患有肺气肿、间质性肺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外,体型瘦高、有吸烟习惯、连续直播超过8小时、长期使用不科学发声方式以及缺乏足够休息间隔的人,都是气胸的高危人群。

对于主播来说,保护嗓音至关重要。应进行科学的发声训练,学习腹式呼吸,减轻喉部压力,掌握共鸣发声技巧,并定期进行声带放松训练。同时,需合理安排直播时间,建议每直播2小时休息30分钟,严格控制每日总直播时长,避免持续高声呐喊。如果出现突发性胸痛、持续干咳、呼吸困难或声音嘶哑超过24小时,应立即就医。

张涛建议:“主播群体应像专业歌手一样重视嗓音保护,每月进行一次喉镜检查,每季度进行肺功能检测。直播场所应配备专业扩音设备,从根本上避免过度用嗓。”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