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胃肠镜检查时需要去消化内镜科进行检查,但是很多人就认为消化内镜科是只有做胃肠镜检查才需要去的科室,这是错误的,其实消化内镜科的治疗方式非常多,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消化内镜科除了胃肠镜检查还能做什么?
消化内镜科治疗类型
止血:消化道出血分为静脉曲张出血及非静脉曲张出血。常见原因包括:溃疡病、消化道肿瘤、急性胃黏膜病变、炎症性肠病等。少见的原因有血管畸形、憩室、结石、外伤、寄生虫等。
切除:常见原因:胃肠道息肉、黏膜下肿瘤(如平滑肌瘤、间质瘤、脂肪瘤、异位胰腺等);癌前病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扁平隆起型腺瘤等、胃肠道早期癌。常见内镜下微创手术方法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SD)及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经口内镜下食管、胃肌层切开术。
支撑、扩张:主要应用于消化道狭窄患者和消化道出现梗阻患者,如:食管癌、胆管癌等。
摘取:消化道中异物或胆管结石。
引流:如引流胆汁、肠液等等。对于胆管癌、胆总管巨大结石或胰头癌压迫胆总管导致的胆道梗阻患者,可以植入胆道支架,EUS—FNA下可以放置引流管或支架对胰腺囊肿患者进行引流,将囊液引流到胃或十二指肠。急性阑尾炎患者,可以在结肠镜下放置阑尾支架进行引流,缓解症状。
造口:经皮内窥镜下胃造口术,这种技术基本上已经可以替代手术造口,超声内镜引导下的胃空肠造瘘术已经有多家医院成功完成切开和松解—主要用于部分出现狭窄或痉挛性疾病:比如:内镜下放射状切开术治疗食管吻合口狭窄、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经口幽门肌切开术(POP)治疗胃轻瘫等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消化内镜检查项目
胃镜:医生可以通过此项检查来观察患者是否有消化道黏膜的问题,当患者的胃部出现不明原因的胃痛、胃炎、胃溃疡时,一般医生会通过胃镜的检查去更进一步地确认患者病情。
十二指肠镜:当患者的十二指肠位置出现问题或者部分的胆腺管出现问题时做的检查,医生通过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患处的病灶,十二指肠镜的检查在临床上还是比较常见的。
纤维支气管镜:当患者出现呼吸系统疾病时可以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出现肺癌、不明原因的肺部扩张或胸腔积液时,可能会使用该项检查。
食管镜:可能因为乱食的原因导致食管内存在异物,可以通过食管镜取出异物,当怀疑食管内可能有炎症或有食道肿瘤时可以使用该项检查。当出现食管内血管破裂时,食管镜也可以止血治疗。
直肠镜:通过患者的会阴处进入直肠内检查直肠的情况,一般患者出现直肠息肉、直肠内有肿块或出血等情况会做直肠镜的检查。可以有效地检查直肠内的病变,同时也可以取部分组织做病理检查。
小肠镜:当出现不明原因的消化道慢性出血和各种小肠病变时,可以使用此项检查确认患者病情,此项检查的检查范围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检查。
纤维结肠镜:当出现腹泻、便血等情况,有一些情况是属于饮食不健康导致的,还有可能出现肠道增生等情况,可以做纤维结肠镜检查肠道有无问题,此项检查也是和直肠镜从会阴部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