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的作用在于降低或缓解中药材的毒性,充分发挥中药的疗效,从而改变性能。中药是我国临床医疗的重要资源,通过特定的中药炮制方法,制成中医药成品,为患者提供治疗作用。但是目前很多患者对中药炮制及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产生了一定疑问,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是否真的有影响?
增强中药的疗效和作用
一般情况下,中药需要经过特定的炮制方法,才能充分发挥中药的作用,挥发出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根据种植药材的区分来看,因为中药外壳较为坚硬,所以单一的熬制无法充分激发有效成分。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炒制等方法来保证硬壳类的内容爆裂。例如,延胡索内的有效成分为延胡索乙素,但是该类成分属于生物碱成分,一般炮制方法难以发挥成分的有效性,需要通过醋制等方法,通过反应后产生成盐,从而增加溶出量,提升药物作用和效果。可见,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有直接的影响,选择有效的炮制方法,可以显著增强疗效。
保证中药发挥归经效果
“药物归经”所指的是部分中药材对部分脏器脉络有显著的针对性作用,但是对其他部位或疾病并不会产生作用。这和西医药物治疗的选择性特点较相似。经过炮制后,可以充分发挥中药的归经效果,达到引导药效的作用,让药物直达病灶。例如,通过盐制,可以促进中药归为肾精,而通过蜜制可以有效使中药归脾精,而经过醋制后可以使中药归入肝经。中药炮制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需要促使药物指向性的增强,使中药准确地到达所需部位,选择最佳炮制的方法。例如,中医有“胃、肺和肾经是知母所归”的说法,知母有润燥生津、清热泻火的作用。通过盐制之后,治疗的功能将会得到有效增强,主要表现是滋阴和泻肾火。肝胆胃经是青皮之所归,功效是疏肝破气,在经过醋制之后主要是能进入肝经,促使疏肝气的功能加强。
降低中药的毒性与副作用
在我国中医药学研究中,很多中药存在明确的疗效,但是因为毒性和副作用比较大,所以经常性发生不良反应,这也是临床中很多医生头痛的问题。但是在我国医疗条件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目前很多种炮制方法都可以减少中药的毒性与副作用。例如,部分含有挥发油类中药刺激性非常强,应用后副作用几率高,但是通过特定的炮制方法,有效缓解了中药的副作用。例如,利用米泔水炮制了苍术之后,可以降低其中苍术醇的含量,保证其干燥性在可控范围内,从而利于发挥其驱散风寒和燥湿的作用。
保证药材的纯净性及质量
目前中药材的质量和纯净性也是医疗研究的关键内容,为了保证中药的质量与纯净,需要人工进行洗涤、挑拣之后,才能使药物满足标准要求。同时,药物种类繁多,存在不同产地、药效等问题,所以还需要严格地进行区分,并考虑储存方式等问题,来避免出现生虫、苦杏仁甙分解、发霉等现象。通过特定的炮制方式,可以有效保证纯净性及质量,如药材经过酒制和醋制之后可以达到防腐的效果。
纠正中药异味和服用体验
部分中药的味道和服用口感较差,通过炮制可以有效纠正中药的异味和服用体验。有些中药比较辛温且性燥,经过蜜制之后就能使其辛燥之性得到缓和,促使其润肺止咳作用得到增强。如润肺止咳药,在炮制时,采用蜜炙,利用蜂蜜炼制后可以达到补中、润燥、止痛等作用,炮制药物可增强药物润肺止咳、补脾益气的作用。可见,中药的不同炮制方法确实对中药药效作用等有直接影响,不仅可以保证药材纯净和质量,还能保证中药发挥归经效果,充分激发中药的有效成分。所以,合理的选择中药炮制方法非常重要,但还是要以医嘱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