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大部分人都会被疾病所困扰,为了能够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状况,很多人就会选择去医院检查,检查过程中,往往会涉及病理相关内容,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知识,今天我们就给大家科普一下病理知识。
病理是什么
所谓“病理”主要指的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以及原理,换句话说,就是疾病产生原因、发病原理与疾病发生期间,组织、细胞和器官本身的功能和结构等方面出现的改变,以及呈现的规律。人体某一部位在出现病变时,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取下一块或者几块病变组织,送至医院病理科进行检验,之后就会让我们等病理。一般完成初步影像学检查之后,最关键的就是开展病理确诊,在肿瘤科经常会有这样一句话,不知道大家都没有听过,那就是“这个世界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你的肿瘤属于良性”,在这句话中,良性结果就需要病理科医生来告知我们。
病理科主要任务是什么
对于病理科来说,主要任务就是在医疗期间,担任病理诊断这项工作,其中,主要涉及内容有:“检查活体组织”“对细针穿刺与脱落细胞学的检查”以及“检测特殊染色”等。通过开展这类工作,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具准确且明晰的病例诊断,以此来确定某种疾病的性质。临床医师在这过程中,主要扮演的角色是,结合病例报告,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与此同时,还可以进行预后评估,对临床出现的症状进行重点解释,进而明确死亡真实原因。正是因为病理诊断具有这种权威性,所以,在全部诊断手段中,才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病理检查有什么目的
一般而言,病理检查的最终目的是明确诊断,对病变性质进行判断,看其属于肿瘤,还是炎症,若是判断出是肿瘤,还需要进一步加以判断,看是良性还是恶性。对于病理报告来说,它是病变性质的最终判决书,特别是病理诊断,其结果会对临床医生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着很大影响,还关系着病情预后判断。
为何病理检查无法实现“立等可取”
在我国,卫生部门对病理检查具有一定的规定时限,就是收到对应标本之后,病理科通常需要在3~5个工作日当中,做好报告,若是遇到特殊情况,即疑难病例,可以适当考虑将时间加以延迟。除了使用常规性的石蜡切片,还可以使用“原位杂交”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等诊断技术,检测时间一般为2天左右。由此可见,相对于基本的抽血化验项目,病例检查有所不同,无法实现“立等可取”。
如何看病理检查报告
通常来说,病理报告基础上有四个种类,重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可以做出肯定判断针对病变性质,能够明确诊断出来,可以直接地肯定,这种病理学诊断就是“肯定诊断”。比如,“肿瘤”和“炎症”。二、无法完全做出肯定诊断结合不同意向程度,实施拟诊病变名称以前,基本上会以“倾向于”“疑似”或者“考虑为”等类型的词语,这类诊断代表着对病理学的实际诊断意见存在一定的保留性。三、病变依据不足这种诊断重点指的是,切片显示病变,无法明确诊断的判断,面对这种情况,在报告中,只能描述病变的基本形态,就是说会给出一种“描述性报告”,然而,并没有相应的诊断意见。四、无法做出判断说明无法诊断原因,或者阐述标本无法诊断原因,这种情况主要存在这几种,比如,送检的标本出现“干涸”“自溶”或者“挤压变形”。在某种情况下,还不能制成切面,这些都会导致,诊断无法做出。为了将病理在医学界的最大价值发挥出来,作为病理医生等人员,还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在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学习当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通过掌握和了解新技术和新项目,发挥自身领头羊作用,为疾病诊断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使得我国病理水平进入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