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CT、MRI、DR检查各有何不同
2023-03-01 11:22:39
作者:雷建波
作者单位:成都市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

  去医院看病时,医生为了确诊疾病常会要求患者去做各种影像学检查,常见的就是CT、MRI、DR等,很多人对于这些影像学检查都不是很懂,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甚至有些患者会认为医生让做这些检查就是为了多收钱,其实CT、MRI、DR各有其应用范围,也各有优缺点,下文就针对CT、MRI、DR这3种检查的适应证进行详细分析,为患者检查时的选择提供依据。
  CT的定义及适应证
  CT被称为精准的横断面检测仪器,是临床最主要的影像探查手段之一,不但可以进行影像诊断,还可以作为引导工具,进行一些诊疗操作。其检查原理是X光会贯穿人体,探测器接受射线并转变为电信号,通过电脑计算后期处理为二次成像。可以断层显示,经后期处理可以显示更多信息,但辐射剂量通常高于单次X光摄影。CT可以检查全身各脏器,包括颅脑、肺脏、肝胆脾、胰腺、双肾、双侧肾上腺、胃肠道、子宫附件、前列腺、膀胱、颈椎、胸椎、腰椎、头颈部血管以及双侧上、下肢血管。现在64排以上螺旋CT在心脏冠脉检查的临床应用中也较常见。CT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脑出血急性期以及胸部检查上具有优势。此外,CT扫描密度比X线高,能显示在X线上难以发现的微小结构骨折。CT的横断面成像避免了解剖结构的重叠,骨盆、髋臼、肩部等CT二维平扫能轻易地发现易漏诊的微小骨折以及隐匿性骨折,因此可以将CT作为首选方法。对于复杂骨折,做CT检查能清楚地显示整个骨折情况,对关节面的骨折能立体、清晰地显示骨折部位,也能清楚地显示有无骨碎片进入关节腔。
  MRI的定义及适应证
  MRI又称为磁共振成像,它是用人体中的氢质子进行成像的一种检查技术,人体内大量的氢质子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进行一定的运动,然后通过一些信号的接收和处理等,就可以产生磁共振的图像。该检查适应证如下:
  颅脑:如先天性颅脑发育异常、脑积水、脑萎缩、脑梗死、脑出血、脑外伤等;眼及眶区:眼眶前病变、眼外肌病变、视神经及其鞘病变等;鼻咽部:鼻咽部良恶性病变、喉部良恶性肿瘤等;垂体薄层:内分泌失调、垂体腺瘤等;肝胆胰脾:肝硬化、脂肪肝、胰腺炎等;胃肠道:食管病变、胃病变、小肠病变、结肠病变等;盆腔:膀胱、输尿管、前列腺、子宫、卵巢及附件病变,骨盆及盆腔脏器损伤等;肾脏:肾区肿块、肾脏结核、肾外伤等;肾上腺:肾上腺皮质瘤、嗜铬细胞瘤、转移瘤、肾上腺出血、肾上腺结核等;腹膜腔及腹膜后间隙:腹膜腔和腹膜后间隙内原发肿瘤、腹膜后纤维化、动脉瘤、静脉栓塞等;脊柱:椎管内肿瘤、脊髓损伤、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骨关节和肌肉:骨关节创伤、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肌肉软组织肿瘤等。
  DR的定义及适应证
  DR又称为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是在普通放射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放射学检查方法。其适应证如下:
  患者出现了呼吸道的症状,比如发热、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需要排查肺部的疾病或者检查气管异物;排查是否有消化道的梗阻或者是消化道的穿孔;需要判断输尿管结石的具体位置;需要判断女性节育环的具体位置;判断骨骼系统是否有骨折或者是骨肿瘤;判断是否有腰椎病、颈椎病;如果是做胃肠道的DR,适合于检查胃肠道的各种溃疡、息肉、肿瘤等。
  结语
  综上所述,以上3种检查手段各有特点,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疾病情况进行判断与选择,不过在临床上,患者对医生推荐的检查方式,一定要充分相信,医生会在保证检查有效性的情况下,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检查方式。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