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是人类所有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也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高血压患病率高、并发症较多。有统计资料表明,中国60周岁以上老人高血压病发生率已超过39.7%。老年患者如果长期不进行护理,将会引起中风、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严重情况下会致残甚至猝死。所以,高质量的护理对有效控制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血压在收缩压附近波动很大,表现为高血压和低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一般的症状为收缩压增高,通常超过160毫米汞柱。舒张压正常或降低,通常低于90毫米汞柱,并常伴随运动后眩晕和心脏前区异常症状;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在服用降压药时,老年患者需要放慢动作,防止血压下降。老年高血压患者往往有并发症,如肥胖、高脂血症、冠心病、心力衰竭和高尿酸血症。这些疾病的存在会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耐受性产生重大影响。此外,不同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对高血压的治疗产生重大影响。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殊临床表现
高血压的具体临床表现为:口咽部小血管一过性痉挛,以及因外伤、压力、劳累或寒冷刺激等诱因导致血压迅速升高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急性高血压脑病开始时往往是血压迅速上升,主要是由于舒张压增加。患者会出现心率加快、严重头痛、头晕、耳鸣、多汗、呼吸急促、面部潮红和脸色苍白等症状,这是大脑小血管持续严重痉挛和脑循环急性紊乱的结果,导致患者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患者还会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和神经性烦躁,随后出现心动过缓。此外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和呼吸延迟、视觉障碍、抽搐和昏迷等症状。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由于高血压患者往往情绪不稳定,因此其家庭成员必须要注意减轻患者的压力,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确保房间的安静和干净整洁,尽可能地降低影响患者休息的各种因素,保证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有良好的睡眠。
良好的日常生活方式对高血压患者来说也非常重要。高血压患者若伴有各种严重并发症,需要卧床休息。而血压控制不错、身体主要器官功能保留的患者可进行一些适度的体育活动,如散步和打太极拳,但是必须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严重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应主要包括能显著降低血压的低盐食物,并将一般盐的摄入量限制在每天5~6克。对于肥胖者,应控制饮食的总热量,脂肪应控制在30~40克/天,并通过适度的运动减轻体重,以减少对患者心脏的负担。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杜绝抽烟喝酒,忌食辛辣食物和高甜度饮料,应以少吃多餐为原则,不要过度填饱肚子,应增加绿色蔬菜、果汁和富含纤维的食物的摄取量。
高血压患者应注意可能导致血压快速波动的风险因素,如避免过量活动,冬季加强保暖,以免着凉。戒烟酒,避免便秘并控制房事频率。
规避体位性高血压。重要的是不要长时间站立不动,不要下蹲,不要低头快速移动,改变姿势时要缓慢,不要洗太热的淋浴。
要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如果出现副作用,应调整药物的摄入量,使血压不会下降得太快。病人需按医嘱服药,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剂量,要按时服药,不要忘记服药,不能把前一次的剂量补到下一次,更不能随心所欲地服药。
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并不应仅仅局限于在其住院期间,在患者出院后,还应加强对其进行保健辅导和宣教工作,使其更加了解对血压的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