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顾名思义就是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心脏骤停的典型症状有疾病突然发作、患者丧失原本清醒的意识、大动脉的搏动消失、停止呼吸等。心肺复苏主要是指正常人体的心脏搏动以及呼吸突然停止时,对患者实施抢救过程中。心肺复苏的抢救原理,主要是对人体心脏进行按压后,所构造的暂时人工循环措施,从而帮助患者恢复心脏正常的搏动以及血液循环。同时对患者实施人工呼吸,可以帮助患者逐渐恢复正常的自主呼吸,最终实现促进患者康复以及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
判断意识
当身边有人发生心脏骤停情况以后,救治者应确认现场环境的安全,将患者转移至空流通性好的地带,然后拍打患者的双肩,将唇部凑近患者耳边大声呼唤,同时要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表现来明确呼吸情况。如果患者没有回应,也没有呼吸则可判定为意识丧失。由于意识丧失意味着患者已经处于危险状态,所以需要立即展开救援,救治者应寻求他人的帮助,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将患者摆放至心肺复苏体位,即仰卧位,在协助患者翻身时应注意保护其颈部,救治者需要跪在患者的右侧,将其左脚和右脚分别放在颈部和腰部,与此同时需要解开患者的衣领、拉链和领带等,以便于保持患者呼吸畅通。如果患者没有意识丧失表现,仅处于昏迷状态,则可以将患者摆放成昏睡体位,并维持呼吸道通畅,再将患者送至医院即可,而意识丧失患者则要在完成人工呼吸后再送往医院救治。
判断循环
救治者需将中指和食指横放在患者颈部中央,并向气管一侧轻轻滑动按压两至三厘米,保持力道适中。检查患者脉搏的时间应控制在十秒钟之内,如果在十秒内未能触摸到患者的脉搏,则要实施心肺复苏,条件允许的话,需要使用AED进行治疗。
胸外按压
确定患者没有脉搏以后则要开始实施胸外按压,需按压30次。胸外按压的要点是用力按压、将按压间歇最短化、每次按压后需保证胸廓完全弹回,此外还要避免患者过度通气。胸外按压的部位是在胸部中线下方三分之一交界处或是乳头连接的中央,按压时需要救治者将一只手的鱼际处紧贴按压部位,然后将两手重叠紧握,保证双臂绷直,双肩处于患者胸骨上方正中间,最后垂直向下按压,将按压力度控制在患者胸骨下沉度大于5厘米即可,按压后即刻放松,但是双手不得离开患者的胸壁,待胸廓弹回后再次进行按压,如此反复进行操作,频率为每分钟一百次以上。按压5次后需再次检查患者的循环体征,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建议每隔两分钟进行一次转换,但是要注意,每次转换时间不能超过5秒钟。此外还要掌握胸外按压的正确手法,即双手掌心在下,十指交叉紧握。
开放气道
在胸外按压的同时可以开放患者的气道,无颈椎受伤患者可以采取仰头抬颜法,即将救治者的一只手放于患者前额部位,使用手掌用力向后推,使患者头部向后仰即可,另一只手的手指需要放在患者下颌部位,轻轻向上抬起,保证患者牙关紧闭。值得注意的是,在开放患者气道之前需要清除其口腔内的分泌物和呕吐物,应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
人工呼吸
确定患者无呼吸后,应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首先要保证患者处于开放气道的前提下,然后使用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紧患者鼻翼下端。接下来需要施救者深吸一口气,并张开嘴贴近患者的嘴,将其唇部完全包裹住以后用力向内吹气,应保证吹气的深度和速度,完成后观察患者胸部是够有向上抬起的迹象。
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之后还需判定对患者实施的抢救是否成功,触摸患者的颈部动脉是否搏动。若患者的颈部动脉博动恢复正常,则说明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其次,如果心肺复苏抢救有效,患者的自主呼吸会随之恢复,患者原本散大的瞳孔开始回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