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大众医疗与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医院体检中心的工作日渐繁忙,但体检中心的相关工作与其他诊疗科室工作略有不同,存在的安全隐患与风险事件也有所不同,本文将对医院体检中心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预防与应对策略分析探讨。
一、医疗工作人员
职业暴露的风险是各类临床医疗工作者均存在的职业风险之一,对于医院体检中心来说,具体的职业暴露风险体现在一些护理操作中,如穿刺抽血,采集留取尿液、粪便、痰液标本中,在应对策略方面主要分为预防以及紧急处理两部分,预防角度的分析探讨,可从护理工作者自身认知意识的培养、操作的规范程度以及严谨性、提升对体检者的沟通效率与整体评估三方面入手。
在护士认知与意识中,需要由医院管理层的针对性培训以及护士个人主观意识的接纳吸收相关知识双方共同完成,而在具体操作中,首先可以从施护操作环境入手,每次进行穿刺抽血或其他采集工作时均需注意周围环境因素影响,避免由于周围人员密集、嘈杂等因素导致的操作问题与职业暴露事件发生;操作的规范与严谨一般体现在进行穿刺操作时,从穿刺、采集到拔针、处置锐器等一系列流程的连贯、效率、无菌、无接触;提升护理工作者与体检者的沟通重视程度的要点在于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在两方沟通过程中全面收集体检者相关信息,其中关于体检者自身既往病史、现病史等资料与造成职业暴露事件与否密切相关,同时在沟通过程中也可对其进行整体评估,如面色、呼吸、活动状态、情绪状态等,从而大致判断体检者可能存在的疾病;而在紧急处理中则与上提及的认知意识培养息息相关,一方面在针对性培训中,关于出现职业暴露事件后的具体应对措施,护理工作者需要全面知悉了解,而在出现问题后,应首先冷静,根据已知应对策略处理局部伤口,同时告知其他工作者该患者情况进行后续体检工作,而后根据暴露疾病采取后续措施,如定时检查、阻断治疗、事件上报等。
另一项与医院体检中心医疗工作人员相关的安全隐患则来源于护患、医患关系事件,想要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需要从日常工作的语言沟通、沟通态度、措辞注意等方面入手,在对各体检者施护或操作处理、体检指导的语言沟通过程中,均需注意言语措辞的温和性,避免使用容易产生误会的言辞,在各类沟通与行为中都需要注意避免产生与体检者的口角纠纷;对于已经出现的不良事件,首先需要联系相关保卫人员进行紧急处理,如产生肢体冲突,则需要尽快处理伤口,后根据事件情况进行上报。
二、体检者
关于体检者在接受医疗体检时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一般来源于各种体检操作过程中以及操作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晕血、晕针事件,此类事件的预防与处理需要由采集者提高对受采集者的关注度与评估,在采集前进行指导与科普时,部分人员可能已经出现面色苍白、晕眩、肢体厥冷等症状,部分可能出现在采集过程中或拔针后,所以采集者需要在整体采集过程中时刻注意受采集者的面色、肢体温度,并适度询问个体感受,采集结束后嘱其缓慢站立,在一旁座椅休息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后续检查,已经出现晕血晕针所致的晕厥者,应首先辅助其采取平卧位,去除各类紧缚衣物,如领口、腰带等,同时检测血压、血糖,进行针对性施护;另一类安全隐患较大的体检者是老年人,老年群体常伴随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如体检当天未服用或忘记服用降压药等相关控制疾病的药物,则可能在体检过程中出现疾病急性发作的情况,所以从预防角度,需要在接诊老年体检者时全面了解评估其基础疾病,并询问叮嘱当天服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