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人们难免会受伤,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骨折,尤其是家中小孩比较顽皮,或者年纪较大的老人有骨质疏松,都容易导致骨折。在发生骨折后,除了应该及时前往医院就医,还应该做好后期的护理工作,这样才能加快患者骨骼恢复。那么如何更加科学地护理骨折患者呢?本文将给你答案。
院外骨折应该怎样快速处理
首先患者需要保持呼吸顺畅,如果在骨折发生之后,患者的呼吸或者心跳停止了,就需要其他人员能够对其进行人工呼吸以及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已经昏迷,那就需要检查患者的口鼻,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对口腔当中的异物及时进行清理。
其次要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处理。如果患者体表有开放性的伤口,就需要给患者做好止血和消毒工作,对伤口进行包扎。再次要对骨折处进行简单固定。
在发生骨折之后,现场应该有人迅速组织对患者展开急救,及时对断肢进行固定,这能让患者的疼痛降低,同时避免骨骼对周围组织继续造成损伤。在急救的过程中,可以就地取材,通过木棍、树枝和硬纸板等材料,对患者的伤处进行快速固定。
最后要将患者快速转移到医院。上述急救过程之后,在保证患者安全的情况下,需要将其迅速转移到医院救治,在转运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动作轻柔平稳。
骨折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
首先是要做好饮食护理。骨折患者在手术过后需要做好日常饮食护理工作,注重摄入的营养量,患者可以多食用一些含有高蛋白、高钙、高维生素的食物,这能够帮助患者补充钙质和营养,让患者身体能够更快地恢复。其次是注意绑扎。骨折患者在固定患肢的时候,不能固定得太紧,术后经过整复固定之后,患者肢体的血液运行会受到阻碍,可能会让肢体出现肿胀的情况,这时候就应该观察患者的石膏以及夹板的松紧,如果发现患者的皮肤出现了发紫的情况或者其他情况,都应该及时报告医生,让医生进行处理。再次,患者应该将患肢尽可能抬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避免患肢肿胀,减少痛苦。最后,术后应该加强功能训练,如果身体条件良好,运动对患肢影响不大的情况下,患者需要早点下床活动,如果不能下床,就需要在床上做好肢体运动,让血液能够更好地循环,避免下肢发生静脉血栓。
骨折患者的日常护理要点
预防便秘。想要预防便秘,就要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工作,让患者食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并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可以多吃水果、蔬菜、鱼肉等,不能食用辛辣刺激食物、煎炸食物,患者恢复期间应该多摄入水、蜂蜜、香蕉,避免发生便秘。如果患者已经便秘,可以使用开塞露协助患者排便,必要时可以由护理人员戴手套帮助患者将干结的粪便挖出,避免患者难以排便,发生粪便中毒。
预防肌肉萎缩。为了避免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以及关节僵硬,在患者骨折早期,应该帮助患者放松上肢、下肢、脖子位置的肌肉,让患者肌肉能够有节奏地收缩,让局部血液循环能够得到改善,让组织更快地恢复,在按摩的时候,手法应该尽量轻柔、缓慢。在护理晚期要鼓励患者自行伸张手臂,做好伸、屈膝关节的活动。患者每天应该不定期地进行活动,每次活动时间在10分钟左右为宜,活动以不产生疲劳感为宜,并且要在恢复期间逐渐增加活动的次数和时间,扩大活动的范围,逐步适应康复的过程,逐渐恢复生理功能。病人在医院中基本不会在完全康复之后才出院,因此在出院之后,也应该做好多方面护理工作。以上就是骨折患者的科学护理方式,希望患者都能采取正确的护理方式,降低康复期间的痛苦,更快恢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