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动脉阻塞的患者,需要通过及时治疗来改善病情,其中心脏支架手术是比较常见的治疗手段。心脏支架手术主要通过放支架的方式扩张患者狭窄的冠状动脉,术后能够恢复正常的血流,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心绞痛、心梗等,降低致死率。
心脏支架术后患者护理的必要性
心脏支架手术在心脏病临床应用范围极其广泛。但手术过后并不是万事大吉,支架手术只是解决了最严重的血管问题。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轻则使患者再次入院治疗,严重则会导致死亡。因此,在恢复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术后不同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对于改善患者预后,促进病情恢复有重要意义。
心脏支架术后患者的常规护理
心电监护。在患者手术当日到第二天的早上,一般要进行24小时的心电监护,给患者身体贴好检测的导联线,监测内容包括血压、心率监测,时刻关注患者术后的心率变化,有没有异常情况的发生,心率过快或过缓,都会影响患者的心脏搏动。 同时需对患者血压变化情况进行密切关注,一旦出现低血压现象,需及时告知医生处理,因为血压长时间处于过低状态,会增加昏迷、休克甚至死亡风险。
复查指标。术后第二天仍需为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同时对术后第一天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更好观察心电图动态变化情况,以降低心脏支架介入术诱发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如果在数据指标的检测中发现,患者血管存在钙化严重的情况,或者有小斑块在血管扩张时脱落到远端,就会引起小面积的梗死情况发生。还要关注心肌酶谱、肾功能的变化,如果出现胸闷、气促及心前区疼痛等不适症状时,应该立即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护理穿刺伤口。心脏支架术前会先评估患者的桡动脉或者股动脉情况,便于穿刺点的选择,如果患者的穿刺部位在桡动脉,术后护理人员一般在桡动脉局部加压6小时后,解除加压包扎,同时嘱咐患者不要剧烈活动,避免穿刺手臂出现出血情况。如果患者的穿刺部位在股动脉,术后需要绝对卧床休息,术侧肢体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小时后,解除加压包扎,如无出血等并发症指导其下床活动。股动脉血管较粗,太早自由活动,会导致伤口撕裂、增加出血风险。
心脏支架术后患者的日常护理
生活习惯。患者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锻炼,合理的运动能够促进心肺功能恢复速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出现。锻炼应充分考虑自身的情况,量力而行。在患者术后早期恢复期,可在机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指导患者在床边站立或者缓慢行走,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避免术后血栓形成。随着身体机能的恢复,出院后也要保持每周锻炼的好习惯,在家人和朋友的陪同下开展慢跑、慢走等有氧运动。
定期复查。术后患者应定期到医院检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了解支架及下肢血管的恢复情况。自身要调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不正常的化验指标,如果术后复查数据保持良好,可以根据医生建议调整下次复查时间。
饮食习惯。患者在术后需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于手术的创口恢复很关键,要避免选择辛辣、高油高脂的饮食,可以适量吃些淡水鱼、蔬菜、蛋类,以及谷物和豆制品等,帮助患者的血糖保持正常。患者还要膳食均衡,少食多餐,戒烟戒酒,有助于术后快速康复。
心理护理。负面情绪可能会影响术后恢复,引发心率的加快以及血压的上升。对于术后的患者要进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进行细致的沟通,给予患者安慰,避免劳累和精神紧张。通过心理的引导能够稳定术后患者的情绪,缓解不良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