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科普
热点排行
医养结合开辟老年精神病患者康复管理新模式
2023-03-13 17:48:31
作者:肖霄
作者单位:绵阳睿达精神病医院

  随着医疗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在不断地延长,老龄化的问题逐渐凸显。同时精神类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患有精神疾病的老年人数在不断增多,其主要特点为意识慢性衰退、病程迁延、精神活动紊乱,有着多种并发症,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老年精神病人的医疗、养老和照顾是当前社会需要解决的重大难题,随着医疗改革的进行,医养结合成为了老年精神病患者康复管理的新模式。

  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康复管理现状

  需要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人的认知、情感、意识和行为方面存在异常,并且身体有着多种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病情恢复较慢并且容易反复发作,这就使得老年精神病患者需要长期住院。有些患者的家属存在歧视的心理,加上医院所能提供的护理相比家庭更加优质,即便是病人的病情已经稳定了,仍然不愿意办理出院,这使得医院出院周转率较低,大量的精神病患者需要住院却没有床位。

  难以自由开展活动医院精神病科的封闭病房具有特殊性,因此患者活动的区域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限制,难以自由活动,在被拘束的条件下,很多精神病患者会逐渐地少言寡语封闭内心,出现悲观和抑郁的情况,这对于疾病的康复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来自家庭的关爱不足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独生子女有着巨大的社会压力,从时间、经济和精神方面都很难给到老年精神病患者以有效的帮助,使得老年精神病患者对家庭的关爱有着很大的需求。很多家属认为,医院的精神病科病房是封闭的区域,较为安全可靠,能够完全信赖医院,将老年人全部托付给医院护理,殊不知精神病患者也非常需要家庭的关爱。

  生活照料难以得到满足由于医院内医务人员的数量紧张,再加上需要开展优质的护理服务,使得医务人员长期处于高强度满负荷工作的状态,长期如此工作的积极性就会降低,产生精神倦怠。老年精神病患者的身体机能退化,加上精神方面的症状,出现了智力和记忆障碍等方面的问题,缺乏自主生活的能力,这就让长期住院的病人在生活照料方面往往难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老年精神病患者康复管理新模式的优势

  平衡床位供需在病人病情稳定之后,就能将其转入医养结合指定场所,在场所内接受治疗指导康复,这能让医院的病床得到快速的周转,让更多有着住院需求的患者能够进入医院进行治疗,发挥医院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功能,让家庭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得以保证。

  提供充分的医疗保障老年精神病患者正在逐渐进入生理功能的衰退期,容易出现多种多样的身体疾病,在医养结合的模式之下,一旦患者病情出现波动,就会有专业的医疗团队对其进行服务,为患者提供医疗诊治,这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避免患者陷入难以接受医疗服务的困境。

  提供专业的长期照顾服务对于老年精神病患者来说,护理的重要性大于治疗,在长期专业的护理之下,患者疾病能够逐渐康复,为患者回归社会提供了保障。通过长期对病人言行的观察,能够及时发现其病情的变化,有效地做好预防工作,避免疾病复发。无论病人处于什么时期,医养结合的方式都能够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护理和康复指导工作,为其提供生活和心理方面的照顾。

  提供类似居家养老的环境老年精神病患者由于疾病的特点,存在着认知、意识等方面的异常,因此对疗养环境的要求也高于普通老年人。医养结合的护理方式能够为患者提供相对专业并且舒适的疗养环境,让患者能够在其中感受到家的温暖,能够自由活动,更好地敞开内心,这对疾病的康复非常有利。

  医养结合是医疗改革之下诞生的一种新的康复管理模式,能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为老年精神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和服务,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大有裨益。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