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年人都存在骨质疏松的情况,为了避免因为骨质疏松而诱发骨折,就需要注意增加骨密度,以此提高骨骼强度,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出现。那么怎样才能增加骨密度呢?
怎样增加骨密度
通过调整饮食便可以增加骨密度,平时可以适当多吃些含有丰富维生素、钙元素的食物,像胡萝卜、动物内脏、豆制品等。其中钙元素对骨质的生长发育具有很好的作用,有利于骨质的发育与融合,而维生素D则可以帮助人体更好地吸收钙元素。同时为身体补充这两种营养物质,可以更好地实现骨密度的增加。可以通过直接服用维生素D和钙片来达到增加骨密度的效果,也可以通过饮食来实现这两种营养素的补充。
蛋白质同样对骨骼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如果身体长时间摄入的蛋白质不够充足,则会降低骨密度与骨质量,这就很容易导致人在行走时发生跌倒,甚至还会增加人体丧失活动能力的风险。所以一定要通过蛋白质的及时补充,增加骨密度。其中坚果、大豆、鸡蛋等食物中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尽可能不要利用蛋白质粉来实现蛋白质的补充,因为服用蛋白质粉,很可能会导致人体摄入的蛋白质过多,这就很可能会致使钙元素在骨骼结构内就被溶解,这就会对骨骼的发展和软骨组织的成形造成较大阻碍。
为了增加骨密度,一定要对运动锻炼引起重视,做好肌肉、关节、骨骼的保护工作,以此提高骨密度,从而预防骨质疏松情况的出现。像打太极拳、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快走、广播体操、举重训练等都是非常不错的运动选择。每天都需要坚持运动锻炼30分钟左右,每个星期至少需要坚持运动3天。老年人得了骨质疏松以后,千万不要害怕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而长时间卧床,这时更加需要注意加强运动锻炼,以此增加骨密度,但是要注意控制好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想要增加骨密度,就需要改正以往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喝酒、吸烟等。避免其对骨骼的生长与发育造成不利影响。长时间过量喝酒的人,很可能会导致人体对微量元素的代谢出现明显变化。例如:人体骨骼内磷、钙元素的水平均不是较高,这些均可能会抑制骨骼的正常生长。并且还可能会造成骨质疏松、钙流失等。除此之外,病人还需要少喝茶,尤其是浓茶,咖啡、碳酸饮料也要注意少喝。
为了增加骨密度,平时还需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因为当人体处于睡眠状态时,机体实质上处于修复的过程。所以一定不要熬夜,这对身体健康的维持十分不利。
增加骨密度有哪些好处
增加骨密度可以预防因为骨质疏松而导致的病理性骨折。如果病人有骨质疏松,那么其很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很可能仅仅是打了一个喷嚏就造成了肋骨断裂。增加骨密度,提高骨骼强度,则可以降低病理性骨折的发生概率。
增加骨密度还能够有效地避免或者坚强因为骨质疏松而引发的一些症状,像全身骨骼疼痛等。
增加骨密度还可以避免关节发生退行性变化或者加重关节退行性变化。骨密度增加后,关节软骨下骨强度便可以得到相应提高,其可以更好地支撑关节软骨。
增加骨密度还可以保证人的生活品质,避免骨质疏松病症的出现,病人的精神状态也会变得较好,心情好了,身体也会更好。
温馨提示:当一个人的身体机能开始下降,激素分泌不充足时,很可能会造成钙元素流失,这就会导致骨密度降低。很多中老年人都存在骨密度低的问题,骨密度低很容易导致骨质疏松,从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所以,一定要注意增加骨密度,病人要认识到增加骨密度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实现的,病人一定要耐心地坚持做好饮食调整,坚持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