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麻醉医生,很多人认为麻醉医生只负责打一针就好了。其实,手术前麻醉医生需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麻醉药物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精心配制的。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需要时刻守护患者的生命安全,手术室内生命监测仪器均由麻醉医生监管,对于重大手术或急危重症患者,麻醉医生的监护处置,关系着患者的生命,下面一起来了解,麻醉医生在手术的各个阶段需要做什么。
手术前
麻醉前访视。在手术前一天,麻醉医生需要亲自到患者的病房探望患者。其主要目的就是了解患者的信息,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麻醉方案。比如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可能存在肺功能不全,此时麻醉医生需要指导患者进行肺运动,以提高患者肺功能。麻醉医生在对患者的基本情况了解后,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手术方式选择相应的麻醉方式。比如上肢手术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肢手术采用椎管内麻醉,肺叶切除手术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等。麻醉医生还要讲解麻醉相关内容以及干预措施,并发症及相关操作等过程和转归。比如手术前禁食8小时,禁饮4小时,有高血压的病患者麻醉前2小时可以口服降压药等。
手术中
麻醉中监护。在手术当天,麻醉医生还需要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再次评估,准备麻醉药物,准备各种麻醉仪器和基础耗材。对于一些复杂的手术,麻醉医生需要检测多种指标比如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动脉血压、中心静脉等,这些指标是反映患者手术阶段身体情况的,能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同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如果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了心搏骤停、大量失血、心肌梗死、休克等危急情况,麻醉医生需要立即组织抢救,避免出现不良情况。
随手术进度预计麻醉结束时间。例如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需要精确的解剖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方法将局麻药物注入神经丛周围达到暂时阻断神经传导的目的;椎管内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一样需要麻醉医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解剖知识和熟练的操作。全身麻醉是最复杂、最多样的麻醉方式需要使用到镇静药、镇痛药、肌肉松弛药物、吸入麻醉药物等,麻醉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
整个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需要不断地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合理使用麻醉剂,控制麻醉深度。一旦出现异常的指标比如心率、血压的不稳定变化均可能导致患者威胁生命安全,麻醉医生要迅速找出原因并正确处理。
手术后
手术结束后,如果是全身麻醉的患者麻醉医生需要计算药物代谢时间叫醒患者,拔出气管导管,经评估后,将患者送至病房或麻醉恢复室。手术后三天内麻醉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回访,询问患者情况并对术后疼痛进行处理等。术后镇痛是患者舒适和快速康复的关键步骤。
患者对麻醉医生的误解
麻醉医生只能做麻醉。事实上,麻醉医生在完成常规的麻醉工作之后需要负责医院危重患者的会诊和抢救。目前很多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都是麻醉医生出身。现在新的学科疼痛学大多也是麻醉医生出身,有些医院已有疼痛病区。
麻醉师就是麻醉医生。其实麻醉师和麻醉医生是两个概念,麻醉师属于技术教师而麻醉医生属于医生范畴。麻醉医生和其他科室的医生一样,不论从知识结构和临床技能,麻醉医生均不输给其他任何科室的医生。麻醉医生不仅仅要掌握麻醉知识还要掌握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知识,这样在对不同科室的患者进行麻醉时,也能更好地选择麻醉药物、麻醉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