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土壤、灰尘、加工的食品、生肉、动物的粪便中都能够检测出该菌。人主要通过摄入被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的食品而感染。常见的高危食品有未经巴氏消毒的奶及奶制品、熟肉制品、生食水产品、生食瓜果蔬菜等。
李斯特菌对外界环境耐受性强,它在5~45℃温度下均可正常生长,在5℃的低温条件下仍能生长是该菌的特征。就是说,李斯特菌可以在冰箱的环境中正常生长,素有“冰箱杀手”之称。
临床表现
健康成人感染单增李斯特菌呈现非侵袭性特点,表现为发热性胃肠炎,出现发热、腹泻、头痛、肌痛等症状,多为自限性,很快自己就痊愈。新生儿、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人群感染后可发展为侵袭性李斯特菌病,表现为血液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孕妇食用污染食品后,通常无症状或只出现类流感样症状,如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轻微,几周后,李斯特菌可通过胎盘屏障引起宫内感染,导致流产、死产、早产和新生儿感染,新生儿感染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治疗不及时死亡率高达20%~40%。
检测
李斯特菌是常见的致病菌,但是比沙门氏菌和某些大肠杆菌更为致命。在已发现的李斯特菌菌株中,唯一能导致人体生病的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依据GB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单增李斯特菌与其他李斯特菌的区别。
我国近几年食品安全风险检测结果显示,单增李斯特菌在生肉和即食食品中污染率最高。而且这种病菌非常顽强,能适应各种环境,不仅能在低温环境下繁殖,还能在无氧条件下生存。
目前,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标准有GB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SN/T2552.12-2010《乳及乳制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第12部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与计数》等。
预防措施
预防单增李斯特菌感染一定要记住:不吃未经巴氏消毒的牛奶及其奶制品,不吃软奶酪;生食瓜果蔬菜前要彻底洗净;生肉要与蔬菜、熟食等即食食品分开存放;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刀具、砧板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加工生食后一定要洗手;冰箱要定期清洁,冰箱内冷藏过的熟肉制品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冰箱如何存放食物
冰箱最好只放七分满:在使用冰箱的时候,切勿将冰箱堆得太满的,冰箱最好放六七分满即可,食物或容器之间保留一定空隙,才能让冰箱内的空气更加流通,让冰箱的每一个角落都达到理想的温度值。
热食冷却后再放进冰箱:无论是冷藏区还是冷冻区,食物都要做到将其冷却后再放入,这样才能保证冰箱内部温度保持稳定低温而不会过度上升,不仅能够节约电费,还能避免食物变坏。
热度控制在4℃以下:冰箱的保鲜温度最好设定在4℃以下,因为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大多介于5℃至57℃,因此将冰箱温度设定在4℃以下,可避免微生物产生,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定期清理冰箱,不存放过期食物:定期检查食品的保存期限,避免食物过期,最好先取用较早贮藏的食物。为了避免食物过期,做到按食物最佳的食用时间来食用,让食物的口感做到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