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死亡率和致残率都较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体的健康。其发生与遗传、精神过分紧张、肥胖症、抽烟、大量饮酒、食用高盐食品等因素相关。并且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存与工作压力加大,饮食结构失衡,导致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升高。但是因为部分高血压人群生活经验和对疾病的看法存在差异,往往对高血压的了解和重视不够,导致无法按照医嘱实施合理的二级预防,促使高血压进展速度,并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而本次主要就高血压的日常生活护理措施进行科普,帮助高血压患者有效控制血压,并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 高血压患者要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以避免其心情发生波动时而导致的血压升高,可通过培养兴趣爱好来舒缓情绪,如听音乐、画画、养鱼、养花等。同时高血压患者也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睡觉时间尽量为6~8h,不超过10h),避免睡眠不足影响情绪,而导致血压升高。饮食护理患者要戒掉烟酒,并养成规律膳食的习惯,多进食粗粮和高质量蛋白,油脂和盐分的摄取要严格控制。同时告知患者不进食蛋黄和动物内脏,尽可能不要进食刺激性的食物。此外饮食中还应注重钙、钾、镁等物质的适量补给,钙、钾能促使尿钠排出,镁则能减少毛细血管强度和收缩力,从而发挥降血压功效。含钙食物包括豆制品、奶类等;含钾食物包括新鲜的蔬菜及水果;含镁食物包括各种干豆类及鲜豆、苋菜、桂圆、豆芽、紫菜、玉米、燕麦、牛肉等。肥胖者需适当减少每餐热量摄入占比,并要适当食用减脂食物,如洋葱、蒜头、香菇、木耳、紫菜、海带等,也尽可能少吃甜品、煎炸与烟熏火烤的食物。
运动护理 适度加强规律性的有氧运动,有助于加快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并减轻体重,切勿盲目进行体育运动。患者可进行步行、慢跑、太极拳等活动,锻炼频次为3~5次/周,30~60分钟/次,锻炼量应循序逐渐,以无异常为宜。由于寒凉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血压增高,故在冬季宜做室内运动外,还可参加爬楼梯等活动。
用药护理 高血压患者要遵医用药,不可以擅自添减或停止用药,以避免血压反复升高,从而增加治疗难度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概率。对于记忆力较差的患者建议其应用智能语音提醒用药时间,以规范用药,并减少错服、漏服现象的发生。
高血压患者还要注意大便时不要过于用力,便后不可马上起身,以防止血压急剧增高。同时,日常生活中可加大粗纤维食品摄入量,如大白菜、青菜、菠菜、洋葱、南瓜、茄子等,不但可提高饱腹感,防止因进食太饱而干扰身心的正常运动,还可提高胃肠蠕动,防止便秘,避免由于强力排便所造成的收缩压增高,以致导致毛细血管破坏。每天要喝少许温开水,最好清晨起床喝1杯白开水,具有调整血浆黏度的功效,还能够净化血液,并促使排便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