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诊断及病情评估主要参考乙肝病毒血清学五项指标检查的结果,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乙肝表面抗体(HBs)、乙肝e抗原(HBeAg)以及乙肝e抗体(抗HBe)。虽然指标并不多,但大众看到检测结果时都会一头雾水,什么是大三阳、小三阳,又都代表什么意思,这些专业术语更是让患者感到云里雾里。基于此,以下就为大众科普乙肝血清学检查的主要指标,旨在帮助大众了解这些指标及其所代表的基本含义。
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查的主要指标及其含义
HBsAg:这个血清学检测指标就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但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病毒会大量复制,就会在血清检测中发现这一指标,这也是检测乙肝的重要指标。但这个外壳蛋白不具备传染性也无法判断乙肝病毒的复制水平,因此不能用来评估乙肝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
抗HBs:这是人体产生的抗体。当乙肝病毒进入到人体后,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会产生对抗乙肝病毒的抗体。通过这一指标能够判断患者是否临床治愈,以及对乙肝病毒的抵抗力情况。
HBeAg:也称做e抗原,是由乙肝核心抗原裂解后的产物,可以通过这个血清指标评估乙肝病毒复制情况。患者大约在感染3个月以后就能在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出来。
抗HBcAb:也称之为抗HBc,这也是在乙肝核心抗原刺激下,由免疫系统所形成的特异抗体。如果受检者为乙肝病毒感染者,或是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现已临床治愈,都会在乙肝血清学五项检测中测出抗HBcAb。
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检查结果解读
乙肝病毒血清学五项检查结果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其临床含义也都是不同的,具体包括以下几种,现分别加以解读。
小三阳:小三阳是指受检者包括HBsAg、抗HBe、抗HBc均呈阳性,一般认为出现这一检查结果的人表示受检者是乙肝患者,但病情得到显著缓解,病毒复制能力及其乙肝传染性都大幅降低。但也有例外,需要结合HBV-DNA结果来看,如果乙肝DNA为阳性,那就不一定是乙肝好转,而是患者的乙肝病毒是变异毒株,所以如果乙肝DNA是阳性,那就需要继续加以关注并跟踪治疗。如果乙肝DNA为阴性,则表明患者病情向好。
小二阳:当HBsAg、抗HBc为阳性,那么其临床含义和小三阳基本一致。
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为阳性。说明患者感染了乙肝病毒,且此时乙肝病毒具有强复制性,以及强传染性。再结合肝功检查,如果转氨酶明显上升,有严炎症存在,说明患者处在发病期,病情较为严重,需尽快开展抗病毒以及保护肝功能的专业治疗。
只有HBsHAg为阳性:这一结果一般说明患者对乙肝病毒有抵抗能力,主要是曾经接受过乙肝疫苗注射,或是曾感染过微量乙肝病毒,但通过自身强大的免疫系统已成功控制病毒的人群,因此都不属于乙肝患者。但也有例外,如果乙肝DNA为阳性,说明是感染了S基因变异类型的乙肝毒株,仍需治疗。
只有抗HBc为阳性:这种情况需要对抗HBC进一步检测,如果为高滴度抗HBc,为IgM类型,说明患者是乙肝感染者,传染性强,需要治疗。如果是IgG类型,说明患者不是乙肝感染者,只是曾经感染过乙肝,现已临床治愈,不需要治疗。
五种指标均是阳性: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不是乙肝感染患者,只是曾经感染乙肝,但因自身免疫系统存在抗体,病毒不会对身体造成大碍。但若患者有乙肝相关临床症状,肝功能异常,且乙肝DNA为阳性,那么说明患者感染的是乙肝病毒变异株,仍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