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为什么胃肠镜检查时需要“活检”
2023-04-17 14:47:28
作者:申海涛
作者单位:山西省长治市中医医院

胃肠镜是于一种可以直接深入到人体消化道之中观察的检测仪器,大多数患者对检查的实际优势比较清楚。有些直观的检查很难对病变的特性进行诊断,因此需要进行活检,部分检查过程中进行活检的患者存在疑虑,接下来为大家讲解一下胃肠镜检查中“活检”的相关知识。

活检是什么

活检是“活体组织检查”的简称,主要是为了满足诊断与治疗的需求,从患者身体之中切取、钳取或者穿刺等获取病变组织,属于病理学检查的一种技术。

活检属于病理学诊断中比较关键的内容,大部分进行送检的病例均可以进行比较清楚的病理学诊断,属于临床实际中的最终诊断。

在胃肠检查实际中,医师检测部分消化道病变之后,可以利用胃肠镜活检孔道,借助一次性活检钳迅速、精准地获取相关病变的黏膜标本,之后对标本进行检验,借助病理学检测对病变的性质进行判断,为胃肠镜的诊断提供有力支撑。

为什么要取活检

活检的主要目标是可以为胃肠镜诊断提供相应的参考,主要是对病变的性质、范围、严重程度等进行研判,以此为后续的治疗与复查提供依据。

部分病变在肠胃镜检查中具有一定的一致性,诸如一般炎症、克罗恩病与肠结核、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息肉等,需要借助活检进行诊断。还有一种情况是消化道息肉。消化道息肉主要包括增生性息肉与腺瘤样息肉两类。增生性息肉主要是慢性炎症引起,比较频发,体积相对比较小,出现癌变的概率相对比较低。然而腺瘤样息肉通常体积比较大,表面比较粗糙,外形没有规则,癌变的风险比较高。这类息肉的直径比较大,癌变的概率较高。通常而言不超过1cm,癌变的概率在1.3%左右;超过2cm,癌变的概率超过50%。需要借助活检对消化道息肉的性质进行判断。

会不会有创伤和疼痛

活检比较简便,因为获取的组织只有几毫米,创伤相对比较小,对患者的影响比较小。不能忽略这几毫米,由于其可以辅助医护人员对病变问题进行诊断,同时能够对胃肠癌初期症状就那些诊断与治疗,让患者的寿命不断增加。然而胃癌初期症状比较不明显,胃内黏膜与普通的胃病的差别性比较小,借助活检能够进行有效研判,避免出现漏诊状况。

术前注意事项

对长时间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的患者,手术之前需要提前停药5~7天。活检用于协助明确疾病类型:活检主要是为肠胃针对提供借鉴,对疾病的种类、范畴与变化状况进行判断,并不是全部的活检病变都属于恶性病变,所以患者不需要过度忧虑,在2~3天之后,可以借助胃肠镜的病理检查获取有关结果。

受检者要放宽心态:活检主要是对肠胃诊断提供指导,对疾病的种类进行判断,所以患者要放平心态,不能过度忧虑,只需静静等待,就可以获取肠胃病理检查的实际结果。

活检到底检什么

辅助疾病确诊:在进行肠胃检查的实际过程中,医护工作人员在胃肠镜检查中会发现一些诸如发红的、发白的、凸出来的或者凹下去的不正常的状况。尽管医护工作人员能够借助这一检测样本,对疾病的状况进行研判,然而,这类研判缺乏精准性,同时立足于比较多的实践经验与学习基础,在这样的状况下,需要借助活检的方式对患者的病理状况进行研判。

鉴别疾病的性质:借助活检能够对疾病的实际状况进行判断。溃疡性结肠炎属于胃病,在做内镜检查的过程中,可以检查到黏膜弥漫性糜烂、溃疡和出血等变化,获取活检开展病理检查,可以发现炎性细胞的浸润、隐窝炎和隐窝脓肿等变化,所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有重要影响。

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活检能够对患者病变的程度进行研判,分析其属于良性或是恶性。例如2%的胃溃疡会出现癌变,然而溃疡癌变的变化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癌变的初期阶段并没有出现显著的肿块等典型特征等,医护人员可以对溃疡周围的胃黏膜进行病理检查,可以对早期胃癌进行判断。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