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或念珠菌性阴道炎症,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一种由白念珠菌所引起的常见病。一般有外阴或阴道瘙痒、灼热等症状。瘙痒症状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患者坐立不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白带增加是该疾病的另一个临床症状,阴道分泌物通常很黏稠,如豆浆或牛奶小块凝结,严重危害女性的工作与生活。因此,除相应的治疗外,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开展科学的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就一起开始这场科普之旅吧!
什么叫霉菌性阴道炎
许多女性对霉菌性阴道炎不太了解。实际上霉菌性阴道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妇科病。一般来说,这类阴道炎主要在孕妇、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比较高。除此之外,服用大剂量雌激素停经后的女性群体也容易发生霉菌性阴道炎。
霉菌性阴道炎病因以及传播方式
霉菌性阴道炎的病因一般是由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念珠菌是一种条件制病菌。在身体健康情况下,女性阴道内的菌群处于微生态平衡的情况,绝大部分病原菌存在女性阴道但不发病。当身免疫力下降,阴道污染,穿紧身的化纤内裤,肥胖,长期用广谱抗生素药物,雌激素、免疫增制剂以及糖尿病患者,妊娠期等均可诱发此病。并且该疾病是有较高的复发率。约75%的女性曾患霉菌性阴道炎,并常常反复加重。霉菌性阴道炎的主要发病群体是性活跃期的女性,特别是性伴侣较多、第一次性生活年纪比较小、性生活频次比较多的女性。当患者发生生殖道感染,如淋病奈瑟菌宫颈炎症、细菌性阴道病、衣原体等,可以通过下生殖器官与盆腔连接造成阴道炎。因为经期性行为、使用不干净的卫生巾、洗澡或其他原因的性卫生不良等等,都可能导致病原体的渗透和感染。其传播方式通常是内源性感染,可以通过性生活直接传播,还可通过接触传染的衣服间接性散播。产后、妇科手术、流产等手术未能严格遵循无菌原则的侵入性检查等,也可能造成生殖系统黏膜损伤、流血、坏死,进而造成下生殖器内向上感染致病菌。
霉菌性阴道炎的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因为霉菌阴道炎的私密性、特殊性,患者会对这种疾病产生一定的抵触。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和相应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消除患者的排斥情绪,提高其接受治疗的自信心与积极性。还要与患者保持沟通交流,使其心情愉悦。对霉菌阴道炎患者心理干预护理,能够让患者更为遵循医嘱,促进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
症状护理:此病关键症状为外阴瘙痒、性交痛、灼热感、排尿不畅,阴道疼、瘙痒且难以忍受。阴道分泌物呈水性或浓密、沉厚的乳酪样、乳白色状,常附着于阴道壁或小阴唇内侧。若擦拭可见白色条纹,阴道下黏膜可见溃烂后血点,有些患者会出现肿胀,下唇内侧以及前庭潮红,出现红斑型皮疹。外阴皮肤厚实、干燥,甚至会有苔藓样变化,护理人员应遵医嘱为患者提供上述的症状护理。
用药治疗:在用药过程中,患者需要科学用药,避免不合理用药影响身体健康。护理人员应记录患者的病情进展、用药时间,药物使用量、药物种类,依据医师的指导密切观察患者服药后身体情况,及时观察和判断患者是否出现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一旦有异常症状出现,及时上报给医师进行治疗,调整用药类型和使用量。注意指导患者保持阴道的清洁与卫生,勤洗勤换贴身衣物,勤晒被子。性伴侣也应同时接受治疗,避免疾病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