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医院里的放射危害应该怎么防
2023-04-17 20:07:15
作者:李银兰
作者单位:攀枝花市盐边县人民医院

放射诊疗的基本分类

放射诊断:使用CT、DR、数字胃肠机、乳腺机、牙科X射线机等放射诊断设备,利用X射线拍摄医学影像,诊断疾病。

介入放射学:使用X射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经血管穿刺径路进入心腔内或血管内实施诊断或者治疗。

核医学: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原理,使用伽马照相机、SPECT、PET、脏器功能测定仪等设备和锝-99、氟-18、碘-131等放射性同位素,对病理变化进行动态观察。

放射治疗:使用医用直线加速器、伽马刀、后装治疗机、质子重离子治疗机等放射治疗设备,用于治疗癌症。

诊疗过程中的防护工作

优先选用非X线的检查方法:在医院进行诊断过程中,要优先采用B超、磁共振等非X线的检查方法,如果受检者是儿童或孕妇等特殊人群,应该认真判断X线检查方法是否有必要性,如果没有必要,医生不可对其采用放射性检查。

诊疗前书面告知受检者X线的风险:为了让公众提高对放射检查的警惕性,普及X线检查存在的风险,医生要在进行放射性检测前对受检者进行辐射危害的科普,减少受检者因辐射形成畸形、癌症等风险的概率。在对幼儿、儿童以及孕妇等特殊人群实施放射性检查之前,应当用书面形式,详细告知受检者及其法定监护人检查的目的和该检查存在的风险,经过受检方同意,院方才能对受检者进行检查。

屏蔽诊疗中的敏感器官:如果受检者必须进行放射检查,医生在检查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对受检者的伤害。如使用最小的照射野,对在照射野周围的敏感器官或组织进行专门的防护。注意不要让其他人员留在机房内,如果受检者是儿童或重症患者,需要有人陪护,医生要提示陪护人员做好防护措施。

受检者要求提供防护被拒可投诉: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放射检查对人体危害极大。一般人体接受少量放射射线时不会有不适症状,对身体的伤害较少,但如果遭受大量放射线照射,机体损伤的风险会极大增加,特别是儿童、孕妇等特殊敏感人群,受到的伤害尤为明显。如果受检者要进行放射性检测,要考虑清楚其中风险,再要求医生为其准备好防护措施,如果医院不予提供,要坚决拒绝无防护检查,并向相关部门提出投诉。

减少检查频次、避免重复照射:很多人都有在一家医院检查后感觉不放心。又去其他医院进行第二次检查,这种做法是有害人体健康的。放射线会导致人体细胞受到损伤,进行一次放射性检查后,细胞会自我修复,如果在这期间对细胞进行第二次检查,极有可能诱发细胞突变,为癌症的发生造成隐患。如果患者免疫力低下或者身体中有促癌因素,反复接受放射性照射就有激发细胞癌变的风险。

有些人以为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偶尔接受一两次放射检查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危害,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放射检查一定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而且检查次数越多,防护越少,人受到的伤害就会越大。因此患者在非到万不得已时,不要接受放射的检查方案。

受检者的注意事项

现在的医学放射检查的防护性能和防护设备都已经有了较大改善。医护人员及受检者的辐射剂量会被降到最低。受检者在接受检查时,也要注意保障自身的安全,在检测前做好准备,提升诊断的准确性。例如,患者在受检前要向医生详细说明自身病情,增加检查的目的性,避免因为交流不畅导致重复检查。受检者要按照预约单说明做好检查前准备工作,不要穿戴可能影响检查的衣物饰品,如金属饰品、塑料制品、涂膏药膏、羊毛化纤衣物等等。在检测过程中,受检者应当听从医生安排,摆好符合检查规定的体位,以节省检测时间,获取最佳的检测结果。在检查胸腹的过程中也要应按医生的指令,刻意控制好呼吸,以免影响拍片时影像清晰度。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