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在日常体检中会发现肺部有结节,认为结节是癌症的前兆,随后便产生了紧张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虽然结节可能会有恶性病变的可能,但其良性率非常高。因此,当发现结节后,还要进一步地诊断和治疗,不必过分焦虑和紧张。但目前,很多患者对肺结节的良恶性及基本知识缺乏了解,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分析当发现肺结节后应该怎么办。
什么是肺结节?
肺部结节被界定为影像学表现中局灶性、类圆形、小的高密度阴影,可多发或单发,不伴肺部肿大、肺不张以及胸腔积液。一般来说,肺部结节性病变中30%左右是良性的,以肺结核、肺炎、肉芽肿病变、硬化性血管瘤为主。肺内的很多疾病均可能引发结节,包含炎性假瘤、结核瘤、错构瘤、真菌感染、硬化性肺细胞瘤等等。而恶性肿瘤有可能是原发肺癌或肺内转移癌。近些年,伴随着螺旋CT的出现与普及,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升高。临床上通常将低于1cm的结节称之为小结节,低于5mm的可以称之为微小结节。结节的直径越小,其性质为恶性肿瘤的可能则越低。但肺部小结节仍有恶性肿瘤的风险,特别是1cm以上的,伴随毛刺样、分叶状、毛玻璃样或胸膜凹陷改变的结节。除此之外,下述几类人群不能忽视肺部结节的出现,包含:经常吸烟:烟龄20年及以上、每一天抽烟20支以上者或长期处于被动吸烟的人群;40岁以上者:伴随胸口痛、咳嗽、无明显原因的带血丝、消瘦、体重下降等症状者;肿瘤家族史者:特别是肺癌家族史者。
肺结节是怎样形成的
感染。肺结节中发病率较高的是结核感染,多位于肺上叶,即肺尖部。但一些结核病严重的患者在影像学检查时肺部可见粟粒样阴影,提示为粟粒状性结核病患者,其多伴随高热或消瘦等中毒的表现。
恶性肿瘤。肺部肿瘤出现后,经影像学检查可发现阴影,良性和恶性均有。主要与肿瘤细胞过度繁殖对正常肺组织损伤相关。这一类患者的肺组织密度显著增加,影像检查时会发现高密度的结节影。良性结节的典型特征是边界清晰,表面平整,恶性结节的典型特征是边界不明,多见毛刺征。除此之外,外在因素也可以引起肺结节,包括在烟尘环境中长期工作者、焊工或矿工、感染寄生虫者或因办公环境引起的尘肺病患者影像检查会提示存在肺结节的出现,免疫变态反应后会出现肺结节。开展影像学检查时,可发现肺部大小不一的肺部多发结节。
发现肺结节怎么办
肺结节大部分为良性结节,恶性的风险低,因此发生肺结节后不能过度紧张。一般来说,对直径低于1cm的良性结节,保持动态观察即可,但建议半年接受一次影像学检查,明确是否发生恶化。针对1cm以上的结节,特别是孤立性结节,若患者可以承受手术治疗,建议切除。由于以现在医疗技术水平,分辨肺部结节的良恶性的准确度很难达到100%,因此切除疑似病灶可以免除顾虑。
大部分恶性实性结节的患者通常接受手术治疗,但是对于磨玻璃样结节患者的治疗措施仍然存在不同的观点。尽管磨玻璃样结节的恶性风险较高,但至于该类变化的患者是否适合手术治疗仍然是临床研究的热点。肺内的磨砂玻璃样肿瘤被称作惰性肿瘤,在肺内生长的速度特别迟缓。5mm结节长至10mm需要8年及以上的时间。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均认为8mm以内的结节只需定期接受随访,8mm以上可以选择手术切除,对磨玻璃样结节患者务必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治疗方式。如果患者出现胸膜病变或空泡,可以选择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