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自然分娩对产妇和胎儿更好,但是有些产妇在分娩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不适宜自然分娩,只能选择剖宫产的方式进行分娩。剖宫产后需要特别注意产后护理,那么剖宫产后的护理方式有哪些?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呢?一起来看看。
剖宫产后做好饮食调理
由于产妇在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精力和体力,造成产后身体虚弱,同时剖宫产手术会导致产妇的胃肠道更加脆弱,因此,产妇在产后不宜过量滋补,而是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均衡、丰富、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产妇补充身体恢复所需的能量,促进产后康复。但是,不宜用过量的食物,会增加产妇体内的废物,甚至会导致产后便秘;不宜食用过多的油腻类食物,食用过多的荤腥、油腻类食物不利于产妇伤口的恢复;产后一周内不宜食用牛奶、蛋类、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发酵之后会产生气体,会产生一些不良症状;产后一段时间内以流质食物为主,可以有效预防产后便秘问题。
剖宫产后导尿护理
剖宫产术后会在产妇体内留置尿管,产妇在产后应多喝水,多排尿,定时进行尿管和尿道口的消毒处理,避免发生尿路感染。如果手术过程中未对膀胱造成损伤,24小时后即可拔掉尿管,拔管后需要尽早排尿,不要因害怕疼痛而憋尿,同时保持外阴部清洁,防止发生感染。如果手术中造成膀胱损伤,需留置尿管1周左右,需要对尿管进行定时清洗消毒,并定时开放,使膀胱的敏感性得到刺激,防止拔管后出现尿潴留。
剖宫产后体位护理
剖宫产产妇在麻醉作用消退后,伤口会有强烈的疼痛感,如果此时选择平躺的体位,将会促进子宫收缩,导致疼痛感更加显著。剖宫产产妇在产后6小时后可以选择半卧体位,在身后放置靠枕、被子或毛毯,从而避免伤口牵扯、减缓子宫收缩,从而使产妇的疼痛感得到缓解。剖宫产后可进行适量运动有些产妇会因为伤口疼痛会选择长期卧床休息,但实际上产后饮食调理结合适量运动更有利于产妇的身体康复。剖宫产产妇在术后1日,即可自行坐起及下地活动,早期下床运动可以促进产妇的胃肠道蠕动,加快排气,同时还能够预防肠粘连和血栓等并发症。
剖宫产护理需要注意的细节
1.注意休息有助于恢复身体机能:产妇在分娩后必须注意休息,适量休息不仅可以缓解麻醉后的伤口疼痛,充足睡眠还可以帮助产妇精力和体力得到恢复,从而尽快恢复其身体机能。
2.半卧体位便于恶露排出:在分娩后产妇的子宫会分泌、排泄一些分泌物,即恶露,如果恶露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将会对产妇的身体恢复造成严重影响。由于产妇在产后身体较为虚弱、活动也会受限,卧床时采取半卧体位更有利于促进恶露排出体外,促进身体康复。
3.适量翻身可以促进排气:麻醉药物可能会影响产妇的胃肠道功能,导致体内气体不能及时排出,产妇及早进行翻身、增加翻身次数,可以更快恢复胃肠道功能,及时排出胀气。
4.做好个人卫生能够避免感染:产妇在分娩后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更弱,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袭,做好身体清洁,尤其是外阴部清洁,可以避免造成感染问题。
以上是对剖宫产后的护理方式及注意细节的介绍,饮食护理、体位护理和运动护理是预防产后并发症、加快产妇的产后恢复的有效方式,注意休息、半卧睡眠、适量翻身、注意个人卫生等细节,也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的身体问题,促进产妇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