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腹症不是某一种疾病,而是一些腹部急性疾病的统称,常见的有急性阑尾炎、急性胆道感染、溃疡病急性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具有起病急、进展快和病情严重的特征,不仅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而且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也就是说,急腹症治疗刻不容缓,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关键。下面为大家介绍急腹症的放射线检查知识。
急腹症的放射线检查方式
透视 透视也称为X光检查,该方法在检查一些胸部疾病时有着较高的准确率,如气胸、肺梗死、膈面心肌梗死等。急腹症的发生,通常会累及胸部,出现膈肌位置与活动度的改变,盘状肺不张等情况。因此,使用透视法检查急腹症时,应注意有无膈下游离气体,同时关注肠管的扩张和气液平面,从而使医师能够对扩张的肠曲是小肠还是结肠进行准确的判断。
腹部平片检查 腹部平片是不引入任何造影而拍摄的腹部照片,当腹部某种脏器在疾病的作用下发生钙化或有不透X线的异物、结石或腹腔内出现游离气体,肠腔内气体、液体增多或肠管扩张时,就会出现密度高低的差别显示在照片上。在急腹症放射线检查中,腹部平片检查较为重要,检查过程中可以根据检查体位进行不同侧重点的诊断。比如,卧位腹平片时患者保持仰卧前后位,可显示一些胆结石和尿路结石;立位腹平片时保持站立前后位,摄片上缘包括两侧膈肌,可显示一些膈下游离气体和肠管内气液平面。对于一些危重症患者而言,由于其无法站立,但又必须通过腹部平片检查判断有无膈下游离气体或是否有肠内气液平面,此时可协助患者取侧卧水平位,通过这种方式判断气腹和肠管是否有充气积液。
碘液胃肠造影 急腹症的放射线检查中,有时会使用碘液胃肠造影。在实际应用时发现,因为碘液液体比较稀薄,容易进入到一些小的穿孔中,流入腹腔后经常被吸收,并且碘液通过通畅肠道,通常情况下患者口服碘液1小时后就能到达结肠。如果患者肠腔内有过多的积液,此时碘液显影会比较模糊。总之,在一些胃、十二指肠病变所引起的穿孔、反射性肠淤张上,碘液胃肠造影的应用性较强。
急腹症常见疾病的放射检查
由于急腹症的疾病表现不同,所以放射线检查的方法和顺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下面以肠梗阻、胃肠道穿孔和一些腹痛病为例介绍急腹症常见疾病的放射检查注意事项。
首先,肠梗阻。关于肠梗阻的放射线检查,腹平片检查较为常用,此方法通常是病理诊断、部位判断以及病因诊治的首选方法。在检查过程中选择卧位腹平片,可以观察到肠道的排列和分布情况;选择立位腹平片,能够了解膈下游离气体、肠道积气等情况,准确判断肠梗阻位置以及肠梗阻的单纯性、麻痹性等。
其次,胃肠道穿孔。胃肠道穿孔的放射线检查,腹平片为首选,如果检查结果为阴性并且穿孔诊断提示强烈,还要进行胸片检查。关于消化道出血疾病,若为活动性的胃肠道出血(GastrointestinalBleeding,GIB),可选择腹盆CT血管造影检查(CTangiography,CTA);如果是非活动性的GIB,特别是疑似小肠GIB时,应选择小肠CT重建。
最后,如果是病因不明确的一些腹痛,检查时要重点关注阑尾炎和缺血性肠病,这两种疾病在检查时超声检查为首选,若想进一步了解病情,判断是否为阑尾炎穿孔时,可以选择CT平扫和冠状位重建,而缺血性肠病的诊断率可以通过增强CT做进一步判断。
总之,急腹症的放射检查方法较多,在检查时需要准确判断,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放射线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