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小儿退烧只能吃退烧药吗
2023-04-17 20:07:27
作者:付陈若
作者单位:南充市身心医院/儿科

小儿由于身体素质较弱,经常会出现发烧的状况。根据小儿发热的程度、时间等,可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严重时还会危及孩子的生命。所以,及时有效的退热方法尤为重要,而物理降温是家长可以采用的最方便有效的降温方法。

小儿高热的物理降温方法

环境降温环境降温法在生活中也有所运用,在炎热的夏天,很多老人会往地上泼水,或者冷水拖地,利用水的蒸发降温,现今人们大多是开冷空调进行降温。运用环境降温法时,最好将室温控制在20℃~23℃这个区间,湿度保持在50%~60%区间,过热和过干的环境对于控制小儿高热不利。在夏季高温天气时发热,可以开放空调,或在室内放置冰块、泼洒冷水等。使用电风扇可以加快空气流动速度达到降温的目的,但是此时儿童机体抵抗力差容易再次受凉,加重病情。四处通风的环境也容易让儿童有受凉的危险,所以在采用环境降温法时,家长一定要把控好时间,空调、风扇不要直接对着儿童的头部。

在孩子发热时有部分家长会给孩子盖厚被子,认为发热时发发汗就好了。这个做法其实是错误的,过厚的衣物或者被子会影响儿童体内热量的散发,不利于病情恢复。不论是衣着还是被褥,都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在避免着凉的同时不影响散热。

冰袋、冷敷降温 儿童高热时,最易受到影响产生严重后果的就是儿童的头部,所以头部降温尤为重要。在儿童的头顶、前额等位置用毛巾包裹冰块敷盖,加快散热;同时头部降温可以降低脑细胞的耗氧量,减缓机体代谢。但是长时间在同一位置敷盖冰块容易造成孩子的冻伤,突然的冰敷刺激也容易造成心律失常,所以在冰敷过程中应注意患儿的异常情况,还需及时检查和更换。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市场上出现非常简易便捷的退热贴,退热贴一定要选择正规药店出厂的,因为退热贴的作用原理是利用其内部物质的化学反应达到退热的效果。如果退热贴出现胀包的现象一定不要使用,完好的退热贴在使用过程中也要密切关注变化,防止出现爆炸现象伤害到小儿;将毛巾用凉水完全浸湿后拧干,再敷于患儿前额,也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且不会出现冻伤,但是要注意毛巾不易过湿,且注意更换。

温水擦拭降温 温水擦拭类似于用酒精擦拭身体,利用蒸发吸热的原理降低小儿体表温度。在用温水擦拭小儿身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水温状况,水温过高容易烫伤小儿;水温也不可以过低,小儿本身处于高热的状况,使用温度过低的水擦拭容易使小儿着凉,加重的病情。水温最好控制在32℃~34℃区间,擦拭时可以着重反复擦拭小儿的掌心、腹股沟、腋下,同时还可稍稍用力拍打,直至小儿皮肤发红,这样可以达到较为良好的散热效果。温水擦拭适用于没有出疹症状、体内血液循环良好的小儿群体。

温水沐浴 小儿发热如果采取温水沐浴的方法进行物理退烧,要注意调整适宜的室温,建议室温保持在25℃~27℃,室温过高容易引起闷热感,室温过低可能会造成受凉,加重病情;水温最好低于患儿2℃~3℃,沐浴时间不宜过长,一般8~10分钟就可以结束沐浴,否则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疲惫,甚至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沐浴结束后要立即擦干身上的水渍,注意保暖,避免身体再次受凉而引起发热现象加重。

物理降温的注意事项

小儿高热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体温持续升高期,这一阶段患儿体内产热大于散热,在症状表现上有无汗、畏寒、皮肤苍白等。第二阶段是高热持续期,此时身体内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大体持平,患儿表现出面色潮红、口唇干燥、皮肤灼热等症状。第三阶段是退热期,患儿的身体散热大于产热,体温降低,会出现大量出汗等症状。在小儿体温升高期和体温稳定期实施物理降温措施效果最佳。在退热期时,则要注重对其水分的补充和皮肤的护理。为更有效地发挥物理降温的优势,需根据患儿体温变化及症状表现来选择合适的物理降温法,以保证其能达到理想的降温效果。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