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于急性胰腺炎想必了解不多,但近年来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中的发病率却呈现出典型的上升趋势,且患者群体集中于中青年人群,大部分人群有着进食油腻食物的习惯。部分患者认为急性胰腺炎并没有那么严重,只需要简单的打针吃药就可以康复了,但实际上这种思想是非常错误的,急性胰腺炎往往比大家想得更危险。
什么是急性胰腺炎呢?急性胰腺炎顾名思义就是指胰腺出现的各类炎症,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所引起的胰酶激活,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产生的胰腺水肿、坏死等炎性损伤。重症胰腺炎在临床上的治疗难度极高,患者病死率高且愈后极差。
目前,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中,胆道疾病是最为常见的致病因素。胆总管和胰管共同汇合成为通道之后,一旦通道出现炎性水肿或结石,那么就会引起通道受阻,胆汁逆流造成胰管内高压,导致胰腺出现直接损伤或腺泡细胞破裂,产生急性胰腺炎。除此以外,大量饮酒和饮食习惯不佳,也会导致胰液分泌量增加,胰酶含量增高,胰管内的压力增高,且酒精会直接损伤胰腺,刺激胰酶的激活,对急性胰腺炎的产生具有典型的促进作用。而代谢功能异常会导致甘油三酯在胰酶的作用下生成游离脂肪酸,对胰腺腺泡细胞的损伤非常明显。创伤因素、感染因素、胰腺微循环障碍因素、药物因素等也可能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那么,急性胰腺炎应该做哪些检查用以确诊呢?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为上腹部持续性疼痛、血清淀粉酶或脂肪酶浓度高于正常上限值的3倍、腹部影像学检查结果符合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特征。当上述3个标准当中符合其中2项,就可以被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血清淀粉酶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过程当中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临床上所使用的Somogyi法测定血淀粉酶的水平正常值在40~180U/L。超过正常上限值的3倍,那么就说明患者可能出现了急性胰腺炎。不过需注意的是,肠梗阻、胆囊炎和腮腺炎也会导致血清淀粉酶指标升高,所以除去该指标外,还应该结合其他类型的检查项目用于辅助确诊。
急性胰腺炎早期CT检查表现为胰腺周围有渗出、胰腺周围组织坏死、胰腺水肿等,并且增强CT扫描可以准确反映出患者的胰腺坏死和坏死范围,用以评估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程度。对于某些可疑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还应该在入院后进行超声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胆道系统结石。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的作用也非常显著,有利于帮助患者发现隐匿性胆道系统结石。磁共振检查的灵敏度要比CT更加突出。对于碘造影剂过敏或是怀孕患者,可以检查胰腺磁共振,以判断局部是否存在比较严重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