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目前大众认知较为普遍、广泛的慢性疾病之一,而对于各种慢性疾病的治疗,结合中医疗法已是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治疗方式,如下将对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过程以及方法进行分析罗列。
证型与症候
在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中,大体可分为虚证型、实证型以及虚实兼挟型,而各大证型之间又可细化为不同具体证型,其中虚证型中常见有心脾两虚型、肾精不足型等,实证型中常见气滞血瘀型、痰湿中阻型、肝阳上亢型等,虚实兼挟型则包含气虚血瘀型、阴虚阳亢型等,所有证型的核心病机皆为气血阴阳失调所致脉络失养、火扰清窍等,最终形成高血压。
肝阳上亢型患者的主症为晕眩头痛、耳鸣以及心烦易怒,应以平肝潜阳为治则,可使用羚角钩藤汤加减治疗;气血亏虚型患者主症常见眩晕疲乏、心悸等,治疗原则为补养气血、健运脾胃,可使用八珍汤加减治疗;肾精不足型高血压患者主症包括四肢寒凉、头晕目眩等,核心治疗原则为温补肾阳,重则使用右归丸,轻则使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痰浊中阻型高血压患者主症常见头晕头重、恶心欲吐等,其治则为健脾化痰,多见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
内治法
在中医的内治法中主要是指中药组方的内服治疗,除各证型的组方应用建议外,目前常见常用的内服治疗用药还有各种中成药,例如肝火上炎证患者可内服使用夏枯草膏、复方罗布麻冲剂、龙胆泻肝口服液、心脑静口服液、丹栀逍遥丸、山花晶颗粒等;肝阳上亢型患者可口服使用牛黄上清丸、天母降压片、牛黄降压丸、脑立清胶囊、复方羚羊角降压片、天麻钩藤颗粒等;气血亏虚型患者可口服使用人参健脾丸、归脾丸、黄芪精口服液、补中益气丸等;阴虚症候的肾精不足型患者可口服使用大补阴丸、杜仲降压片、杞菊地黄丸、左归丸、复方首乌地黄丸,阳虚症候的肾精不足型患者可口服使用右归丸、金匮肾气丸、参茸丸等;痰浊中阻证患者可选用天麻片以及蛇胆陈皮口服液治疗。
外治法
在中医特色治疗方法中,外治法是较为常见的,其应用机制在于刺激穴位以及经络达到通畅、益补等作用,有时结合中药外用同时治疗时能够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其中穴位外敷治疗就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选用桃杏散、茱萸肉桂散或蓖麻附子散等中药制剂调制成膏状,外敷于脐穴、涌泉穴,浸泡治疗也是常见外治法的一种,可选用钩藤牛膝、钩藤冰片等制剂放入布包中,沸水浸泡药包,适温后进行足浴、泡浴,其他外治法还可见药枕疗法、耳穴疗法、刺血疗法等。
结束语
由上可见,在中医辨证论治疗法中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体系主要包含辩证、内治法以及外治法三部分,但在实际应用中,中医治疗并不是单纯进行三个步骤的治疗,其原因在于患者各症候可能随治疗以及个人生活起居、饮食变化、活动习惯发生改变,所以中医施治需要结合患者不同阶段以及症候变化及时调整治疗以及用药内容,另外十分重要的一项治疗手段为调整日常饮食于活动,例如喜食肥腻的患者应着手开展不良饮食控制调整,长期饮酒吸烟患者需考虑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