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简称为心衰,是一种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出现了障碍,静脉回心血量不能充分的排出心脏,从而出现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以及静脉系统血液淤积的表现。心力衰竭并不是独立的疾病,一些严重的心脏病患者发展到终末阶段,可能会出现心力衰竭。大多数的心力衰竭患者是从左心衰竭开始,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心肌病、心肌梗死、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以及炎症等,都有可能会导致心肌损伤,最终引起心力衰竭。那么,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
温阳法:对于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首先可以采用温阳法,主要目的是达到温振元阳的作用。温阳法主要采用附子作为主要的药材,另外加入肉桂、干姜还有桂枝等,要注意选择有效、安全且无毒的熟附子,用量在10~20g左右。当然,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体质也不同,所以在用药方面还需要严格遵循医嘱,不能过量以及擅自改变用药。
益气法: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心力衰竭是需要补充元气的,常用药物包括红参、党参、人参等。剂量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分为轻度、中度以及重度三种,一般为10g、15g及30g。黄芪有益气行水的作用,如果患者水肿症状明显,或者出现了气虚血瘀的表现,可以适当加入一些黄芪。
利水法:对于心力衰竭,需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来进行辩证治疗。如果病情比较缓和,可以使用通阳利水或温阳利水,若病情猛烈,则需要泄水逐饮。通阳利水可以选择桂枝入药,或者服用五苓散,症状逐渐缓解之后,可以适当喝一些苓桂术甘汤。泄水逐饮法适合水肿严重的患者,主方是己椒苈黄丸,防己对于肾脏有一定的毒性,所以需要慎用。
心力衰竭患者的注意事项
1.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不管是采用哪种治疗,患者都需要严格遵循医嘱服用相关的药物,不要过量用药,更不能擅自停药,避免病情加重。
2.限制体力活动:患者在发病期间体质比较虚弱,所以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限制体力活动,如果是比较严重的心力衰竭患者,建议卧床休息。患者的心脏功能逐渐改善之后,可以适当下床活动,避免出现肺部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3.戒烟、酒:患者要注意戒烟、酒,抽烟、喝酒不利于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心力衰竭患者一定注意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应的治疗,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保持平和的心态,同时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另外,饮食方面要注意少食多餐,饮食尽量清淡,每日摄入盐不能超过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