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小儿脑瘫的中医康复治疗方法
2023-04-17 20:07:57
作者:徐翠香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儿童康复医学科

小儿脑性瘫痪是临床上儿科多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发育迟缓、运动受限、姿势异常等症候群,迄今为止临床治疗尚未有特效疗法,以康复治疗为主。随着中医药研究的深入发展及不断探索,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疗法在该病的治疗上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以明显改善脑瘫患儿的活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中医康复技术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辨阴阳、辨虚实、辨脏腑、辨经络、辨病因病机等理论,利用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思想,逐步对康复内容与方法不断进行完善而形成的一门具有中医特色的独立学科。尤其在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过程中起着较为明显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小儿脑瘫属于五迟、五软或是内风、痿证等范畴,病位主要发生在脑部,与肝、肾、脾、心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病机则属于脏腑亏虚。中医康复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主要是推拿、针灸、中药等手段,通过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以及脑功能的重建,以此来达到整体康复的目的。小儿脑瘫的中医康复治疗方法有这些:

小儿推拿、捏脊治疗小儿脑瘫

按照中医辨证分型,通常认为小儿脑瘫主要是因为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小儿推拿通过手法刺激机体的特定部位或穴位,以加强四肢肌肉营养代谢,解除肌肉痉挛,促进组织修复,松解粘连,进而改善患儿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捏脊治疗是建立在传统中医推拿技术的基础之上,并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特征,通过穴位、经络刺激等方法,作用于人体的植物神经干与神经节,再借助神经体液等因素,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整体双向调节内脏活动,能够起到调整阴阳、疏通经络以及促进气血运行等作用,同时也能有效改善脏腑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进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针灸治疗小儿脑瘫

针灸具有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的作用,有研究表明,针刺穴位可调节脊髓神经功能,唤醒抑制状态的神经组织,推动脑脊液流动,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修复和局部细胞再生,进而达到阴阳调和、肢体功能的改善与恢复的目的。常见的针灸治疗法包括体针、头针、耳针等。临床治疗过程中头针使用普遍,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人之手足三阳经以及督脉,均上行于头部,人体精气通过经脉、经别循行上聚于头部、下布于脑络,针刺头部穴位可直接刺激、调节脑组织,促进脑细胞的新陈代谢,起到通经活络、开窍益智的作用,不但能有针对性地促进运动能力的恢复,同时对儿童智力及言语的发育起较好的协同作用。体针是用针刺刺激躯干以及四肢的穴位,通过针感传导原理,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改善肢体功能的目的。

穴位注射疗法

穴位注射疗法主要是将一定量的药物注射入相应的穴位,在刺激穴位的同时达到实现药物的治疗作用。

中药内服外用

中药治疗小儿脑瘫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四诊合参,从整体出发,兼顾标本。治疗原则以补益肝肾、醒脑开窍为主,兼顾调和阴阳、补益气血。但临床使用过程中,小儿很难长期接受和坚持中药内服,因此中药外用也成为治疗的另一种选择,中药外用洗浴、熏蒸等促进局部新陈代谢、加快血液循环,促进组织再生,以达到疏经活络、通利关节、缓解痉挛的作用。

结合患儿的不同年龄以及功能障碍情况,及时采取多学科共同参与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是尤为重要的。中医在治疗脑瘫上有明显优势,目前多使用综合治疗方法,能起到良好的康复效果。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