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科普
热点排行
这些输血知识要知道
2023-04-17 20:07:58
作者:汪雁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人民医院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于疾病等各种伤害有多种救治的方式,其中包括输血。输送血液在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有不能取代的作用效果,根据调查可知,此种救治方式已经挽救了大多数患者的生命。但是输血并不是随便进行的操作,其也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关于输血的知识,还需进行科普。

关于输血

当人体的失血量已经多于全身血液总量的15%时,此时人体的血液含量将无法保证使得人体的血压维持在正常的状态,则人体的各项活动将会受到限制与阻碍,各个系统功能将处于异常的状态,此时则需要进行输血的操作。人体不同阶段的失血量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当人体的失血量处于四百毫升以下时,不需要依靠外部输血,人体自身可以将失去的血量进行补充,对生命安全没有产生危害性,这种情况也被称为安全失血量。当人体的失血量处于六百毫升至八百毫升之间时,此种阶段则需要进行外部的帮助,被称为危险失血量。而当人体的失血量已经达到1200毫升时,此时处于死亡失血量,也就是说可随时引起死亡。因此当人体的失血量已经达到了六百毫升时就应该及时输血,由此可增加患者救治的机会。

输血并不是一项简单的操作,在输血之前也需要进行较多的检查。首先是感染性项目的检查:在输血之前必须要检查乙肝五项,梅毒等各项传染疾病。由于较多的传染性疾病可通过血液进行传播,如果在输血之前不进行相关检测,则很容易出现传染性疾病的感染,增加风险,出现严重后果。其次需要进行血型检查。输血的前提是需要血型匹配,所以在输血之前应明确需要输血患者的血型。最后是输血指标的检测。需要进行输血的血液需检测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输液过程要求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协调,并由医务人员依据患者的情况确定输液的血量及成分,禁止因为补身体作为输血理由而要求输血。同时要求输血的患者也必须向医务人员详细描述自己的情况,在输血前,医生还应对患者告知输血的危险性,并签订输血的批准书。

输血的误区

由于对于输血的知识比较匮乏,由此将产生较多的误解情况。误区一:血有营养,输点没害处。首先输血的治疗机理决定了其不能避免机体血浆成分的减少,所以对于改善血浆蛋白技术水平,保证正常血浆容积,增强抗感染和恢复能力,以及改善因凝血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大出血方面都确有一定的帮助,但效果有限。另外,由于血浆中是可以除去患者红细胞的血浆,也存在经血传染病毒的可能性,而且由于血浆中所存在的非特异性蛋白,可能会引起受血人在输血后的急性肺损害等重大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大量应用于同种异体血后,难免会影响机体内形成一定的血型抗体,而抗体堆积也会妨碍继续的输血疗效。误区二:输全血。血液经过离心分解程序后即可生产成血红蛋白悬液、浓缩血小板等不同成分制剂,但各种成分制作的储存要求都不尽相同,全血的储存环境和红细胞制品一样。如此,全血中的主要成分只有红细胞具有良好的作用,而其他成分大多早已无效甚至失去作用。可见,全血即使由于储存环境的影响,成分破坏过大,也是极不安全的。而且,若未按指征应用全血,极可能会造成输液后的循环系统超负荷,尤其是心脏等功能较差的老年人和儿童。误区三:血越新鲜越好。新鲜的血液因为其血液成分质量好,纯净大,而有害物质如钾等则相应较低,所以一般被视为效果好,副作用也小。由于新鲜,其中所含有产生免疫功能的T淋巴细胞含量亦相应较多,若在输者体内繁殖时,被输血者的细胞识别出非己物质而实施免疫侵害,就可能导致更严重的输血后果。误区四:家人的血比较安全。除了同卵双生,世上没有两个人的血型抗原结合谱是完全一致的。

输血不是毫无风险的,在输血之前应先慎重考虑有没有明显的适应证。若确需输血,在技术上应注意,并预防可能出现的风险。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