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心梗发病之后如何急救和护理
2023-04-27 15:29:09
作者:徐小静
作者单位:许昌市中心医院/急诊科病区

心梗是心肌梗死的简称,是一种突发性心血管疾病。当心梗发作时,患者会感觉乏力、胸部不适、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如若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还会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昏迷与休克,从而引发死亡,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由于心梗发作会使患者心肌处于缺血状态,如若时间过长,还会给患者心功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那么,心梗发作时如何进行急救?经治疗后又如何进行护理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心梗的知识,学习急救护理小妙招吧!

1 什么是心梗?

心梗全称为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其有着一定的突发性,发病率较高。心肌梗死发病的主要原因为患者冠状动脉闭塞,从而使得血液循环中断,血液无法进入心脏,心肌出现严重的缺血缺氧,出现组织局部性坏死。心梗的临床症状有突发剧烈胸痛持续时间超过半小时,伴随大汗、恶心、呕吐等。老年人群由于自身身体机能退化,同时由于年龄上升问题而有着一定的基础性疾病,是心肌梗死发病的主要群体。心肌梗死没有前兆性,但部分患者会出现阵发性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如若在此期间未及时察觉,随着心梗进一步地加剧,患者还会出现心慌、眼前发黑,最终出现昏迷与休克,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由于心梗的发作,患者的心肌长时间处于缺血状态,从而使得部分患者在抢救后,自身心功能受损。故在心梗发作时,为患者进行急救护理,使得患者的身体状况保持稳定,对于提升患者治疗有效性和治疗后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2 心梗发病之后如何进行急救和护理?

当患者出现心梗症状时,相关人员应保持镇定,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切勿自行对患者进行运送与转移,以免由于道路堵塞等问题影响患者的救治时效。在拨打急救电话后,相关人员应立即让患者停止活动,使其进行良好的休息,避免患者进行走动等,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在此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确认其是否呼吸正常,当患者出现呼吸紊乱或停止呼吸时,应及时为其进行心肺复苏,并及时寻找周围是否有心脏复苏仪,以确保患者心脏复苏工作的顺利进行。

针对有着心梗发病史的患者,家属应着重为其准备急救药物以及仪器,当患者心梗发作时,应及时为患者进行吸氧护理,保证患者在救护车到来前身体状况的稳定。

当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时,家属应及时与医护人员进行联系,告知患者的发病原因以及相关病史,从而使医护人员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信息为其进行针对性抢救护理。

心梗患者最好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故患者家属应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上进行签字,以使手术能够尽快地施行,缩短治疗时间,从而更好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家属应及时向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并了解日常护理的注意事项,从而为患者进行更好的护理,稳定患者的身体状况,避免心梗的再次发作。

患者在经抢救后,由于病情影响,会出现一定的悲观情绪,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及时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对于改善自身病情状况的重要性,从而缓解患者的不佳情绪,稳定患者病情。

“三高”会增加患者的心梗概率,故在进行护理过程中,应及时了解患者的血压、血糖等情况,针对有着“三高”情况的患者应及时进行饮食方案的制定,使患者清淡饮食,并合理补充维生素与蛋白质,从而使得患者的营养均衡,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同时,心梗患者要注意休息,规律作息,切勿熬夜、抽烟和喝酒等,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同时,患者可在自己身体承受范围内进行适量运动,以促进自身血液循环。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定期进行体检,以了解自身的心脏状况,预防心梗的发生。同时,针对有患病风险的患者,应及时在家中做好相应的准备,并保持情绪稳定,预防心梗发生。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