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过敏原检测 精准揪出“罪魁祸首”
2025-09-02 00:00:00
作者:王婷
作者单位:武汉市汉口医院 检验科

春暖花开时不停打喷嚏,吃了海鲜后皮肤起疹子,接触宠物后浑身发痒……这些可能都是过敏在作祟。想要摆脱过敏困扰,第一步往往是找到“元凶”——过敏原,而过敏原检测就是帮我们精准定位的重要手段。

什么是过敏原?

过敏原是指能让免疫系统“过度敏感”的物质,它们本身对多数人无害,但会引发过敏体质人群的免疫反应,导致鼻炎、哮喘、荨麻疹、湿疹等症状。常见的过敏原包括:

吸入性:花粉、尘螨、霉菌、动物皮屑等;

食入性:牛奶、鸡蛋、海鲜、坚果、芒果等。

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

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类,各有适用场景:

1.皮肤试验

通过在皮肤上接触少量过敏原,观察反应来判断是否过敏,包括:

皮肤点刺试验:将少量过敏原提取液滴在皮肤上,用特制针头轻刺皮肤表层,15-20分钟后观察是否出现红肿、风团。操作简单、结果快,适合筛查常见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

皮内试验:将过敏原液注入皮肤浅层,准确性更高,但可能引起较强反应,常用于检测昆虫毒液、青霉素等过敏原。

2.血液检测(特异性IgE检测)

通过抽血检测血液中针对特定过敏原的抗体(特异性IgE)。无需在皮肤直接接触过敏原,更适合过敏严重、皮肤敏感或正在服用抗过敏药的人。它的优势很突出,可同时检测多种常见过敏原,结果稳定可靠。操作简单,仅需一次采血,全程安全无痛苦,适合各年龄段人群(包括婴幼儿)。

哪些人需要做血清学过敏原检验?

如果你有这些情况,建议及时检测:

反复出现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疑似过敏性鼻炎);皮肤频繁起疹子、瘙痒、红肿(疑似荨麻疹、湿疹);吃某些食物后出现不适(如呕吐、腹泻、皮疹);接触宠物、花粉等物质后,出现咳嗽、喘息或皮肤反应;不明原因的过敏症状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

检测结果怎么看?

检测报告上的“阳性”表示对该过敏原可能过敏,但并非绝对——结果需结合实际症状判断。比如检测显示对尘螨“阳性”,且确实在灰尘多的环境中症状加重,才能确认尘螨是过敏原。

检测前需要注意什么?

检测前1-2周需停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可能影响结果的药物,具体遵医嘱;

皮肤试验前要确保皮肤状态良好,避开皮疹、破损部位;

严重过敏体质或哮喘急性发作期,需提前告知医生,评估是否适合检测。

找到过敏原后,最有效的应对方式是“避”:对花粉过敏就减少春季外出,对尘螨过敏就勤换床单、使用除螨仪,对某种食物过敏就避免食用。若过敏症状严重,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或脱敏治疗。

过敏原检测就像给过敏体质人群“画了一张避坑地图”,帮我们远离过敏原,减少过敏发作。但也需要注意,过敏原检测并非万能,日常生活中记录“过敏日记”(记录接触的物质、出现的症状),也能为医生判断提供重要参考。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