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住院押金 从高额负担到合理调整
2025-08-14 00:00:00
作者:康煜
作者单位:遂宁市第三人民医院

把镜头对准“押金窗口”

“先交1万!”——在中国90%的三甲医院,这句话曾是住院患者听到最多、也最心惊的“入院问候”。

2025年8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住院缴费窗口前,李阿姨拿着胆囊切除术的入院通知单,发现押金仅需缴纳2800元——而在两年前,同样的手术需预交8000元。"现在按病种明码标价,钱花得明白!"窗口工作人员指着电子屏上的DRG病组价目表解释道。这一幕正是四川医保改革成效的缩影。

为什么过去要“押那么多”

1.项目累加——“做一项、收一项”: 过去医院按“项目”收费:一次CT480元、一袋悬浮红细胞220元、一颗螺钉6000元……一路跳表,终点未知。

2.信息高度不对称:患者和医生都很难在入院第一天就估算出总费用。

3.风险控制机制:医院把押金当成“保险丝”:宁可多收一万,不可欠费一千。于是,1万、3万、5万……押金水涨船高,成了患者走进医院的第一道“经济门槛”。

什么是“按病种付费”

1.概念一句话:把几千种疾病按诊断、治疗方式、年龄、合并症等切成几百个“病组”,每个给一个“一口价”。

2.两大技术路线:DRG(DiagnosisRelatedGroups):国际通行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DIP(BigDataDiagnosis-InterventionPacket):中国原创的“病种分值”法。

3.价格谁来定:医保局、医院、临床专家三方谈判,以历史大数据为底,剔除不合理费用后形成。

预交金为何“跳水”——三段式逻辑

1.费用可预测:入院24小时内,医生就能告诉患者大概费用。

2.政策硬约束:国家医保局2023年67号文明确规定,“按病种付费病例,预交金不得超过预计自付金额。”

3.医院主动降:省下来的成本变成医院“结余留用”,过度医疗从“利润中心”变成“成本中心”。患者早住院、早手术、早出院,反而提高床位周转率,医院收入不降反升。

微观故事,宏观映射 2024年深冬,阿坝州理县桃坪羌寨的石旦真(化名)因肝硬化急需住院,县医院“预交8000元”的要求让这个靠挖虫草维生的家庭陷入绝望。妻子卓玛央宗(化名)翻出虫草季攒的牛皮纸包——那是全家来年的种子钱和女儿的学费。

转机出现在2025年7月。当石旦真再次发病时,驻村医保专员杨勇带着平板电脑上门:“叔,现在用电子健康卡就能办入院!”在华西医院上锦分院,系统自动识别其为低保户,触发“零押金”救助机制。病床边的费用清单显示:医保实时结算后,自付部分仅占原押金的12%。

患者“三问三答”操作指南

1.主动三问

(1)问治疗方案:“这个手术/药物在医保目录内吗?自付比例多少?”(如:成都医保患者可特别询问“是否属于单病种包干范围”)

(2)问检查项目:“CT/MRI检查需要自费吗?有没有更经济的替代方案?”(2025年新规:部分检查需提前备案)

(3)问出院准备:“预估总费用多少?出院带药能开多久?”(慢性病患者建议询问“门诊特殊疾病”认定流程)

2.准备三答

(1)医保类型:准确说明“我是城乡居民医保/职工医保”,有无补充商业保险。

(2)既往报销:记录近1年同类疾病住院报销情况(如:“上次支架手术自付了30%”)。

(3)经济承受:如实告知“每月最多能承担多少自费药费”。

医院、医保、患者三方共赢机制

1.医院:结余资金50%用于提高医护人员绩效,30%用于信息化建设,20%用于降低患者自付。

2.医保:同病种次均费用下降9.7%,基金使用效率提高12%。

3.患者经济门槛降低,平均住院日缩短1.3天,满意度提升到93.4%。

未来三件事

1.病组扩容:2026年前,将罕见病、精神疾病、康复护理等200个新病组纳入打包。

2.动态调价:每年根据医疗技术进步和物价指数微调,避免“一刀切”。

3.质量红线:再入院率、死亡率、院感率三条红线一旦触发,医院结余全部清零。

结语:把“押金大山”变“垫脚石” 从“先交1万”到“先交一千”,数字变化的背后,是一场支付方式的革命,更是医疗价值观的重塑——让医院从“多做项目多赚钱”转向“看好病省成本”;让患者从“先凑钱再看命”转向“先看病再算账”。 当住院押金不再是“拦路虎”,更多人能在疾病早期就获得及时救治,这才是医保改革最朴素也最动人的目标。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