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卫健联播
热点排行
龙泉驿区中医医院多样化创新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2024-12-24 15:07:34
作者:李汝余
作者单位:龙泉驿区中医医院
一场以“小小罐子大学问 中医药文化我传承”为主题的科普活动,日前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山泉小学校举行,来自龙泉驿区中医医院推拿科的主治医师张如意为同学们详细演示了选罐、选穴、拔罐、起罐等步骤,解析如何判断不同颜色的“罐印”对应不同的身体情况,并邀请同学们近距离观看和体验,让他们有机会直接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龙泉驿区中医医院将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和动手能力,多形式、多主题宣传和传承中医药文化,不断增强学生的中医药知识,提升学生思想的价值观和荣誉感,并将中国传统文化于生活中体现,深受师生及家长的认可。

建立机制 编写读本

中医药真正走进小学课堂

2019年11月,龙泉驿区中医医院和龙泉驿区茶店小学校签署《中医药文化传承工作合作协议》,从此双方便搭建起了合作的桥梁。医院与学校分别确立了医院中医药专家团队、学校中医药社团带教老师,既明确分工,又建立了联系协调机制,让中医药工作充分融入课堂。聘请龙泉驿区中医医院10名中医药人员为学校“中医药文化外聘专家”,不定期到校指导。

在区卫健局和区教育局的指导下,院校联合编写了符合儿童特点的《药香绵绵》生态教育学生读本,分年段开设系列化中医药文化传承校本课程;成立了“本草坊”中医药体验馆、“中草园”中药种植实践基地、创意葫芦工坊和“青山药农”、“艾香袅袅”、“福气绵绵”、“药酒飘香”、“药香幽幽”、“皂香袭人” 六个中医药社团,从中草药认识、艾灸实践、药囊制作、药酒炮制、中药熏蒸、药药皂制作等六个不同的角度带领学生探索中医药文化的奥秘。

在合作中,医院坚持以中药文化传承为突破口,摸索“桃乡书院中药文化传承少年”评价标准。重点从认知中医药文化知识、学习中药基本种植技能和掌握药用功效、生活用品制作技能以及参加社团学习行为习惯四个维度来落实努力培养文化传承少年的活动初衷,最终回归培育对中药文化自信,喜中医、懂中医、爱中医、学中医的时代传承人。

通过几年的深度融合合作,医院基本摸索出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在中医药文化中的认知特点,将中医药文化教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有机融入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历史、语文、体育与健康等相关课程教材和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通过中医药文化传承工作共创,医院还帮助茶店小学校成功创建了四川省优秀文化艺术传承特色学校、成都市首批中医药文化传承基地。中药创意舞蹈《龙泉山上采药忙》获得四川省校园春晚金奖;中药文化传承视频《龙泉山的小药童》在第二届校园春晚中由《中国青年报》进行网络展播。
 


 

种植中药 了解穴位

近距离体验中医药魅力

在区中医院的指导下,茶店小学建成了占地近3亩的“本草园”中医药种植实践基地,种植100余种龙泉本地中草药,很多品种都是学生在龙泉山上采挖回来后种植的。

本草园的建立,不仅能帮助认识中草药的形态、了解中草药的功能和中草药的种植,同时开展了中草药的晾晒、中草药标本制作、“中药画”等。

“现在孩子们最喜欢读的书是《药香绵绵》,最喜欢做的事儿是每周一堂到“本草园”基地去认识新的中草药。”茶店小学胡敏老师说,孩子们在基地里种植、了解各种中草药,既增强了动手思考能力,还增添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动力。

在中医药文化课上,医院老师以实际演示、模型演示等形式开展教学,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指导。在讲解穴位知识的同时,结合自制艾条进行灸法的实际演示,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加深理解。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身体的很多穴位,我可以回家讲给妈妈爸爸听,在他们累的时候,也可以帮他们按摩穴位了。”六年级的小彤在听了老师的穴位课后说。

 


 

贴近生活 寓教于乐

瑰宝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

在山泉小学举行的“小小罐子大学问 中医药文化我传承”主题活动,广大师生热情参与。参与活动的同学们表示,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举办。

“孩子们还小,只有通过趣味活动,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了解中药,学习中药。”来自中医院的授课老师通过PPT,图文并茂深情的向讲述中药的功效、使用等,还设立课堂游戏内容,让课堂有趣生动。

让孩子们记得住,那就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在学习中,中医院老师将中医药与传统节日结合。端午节期间,院校共同策划、共同开展,带领孩子们将“本草园”种植的艾草、石菖蒲等向市民免费赠送,孩子们也向医院老师请教,一问一答中传承的种子在孩子心中萌芽。

与此同时,老师们还将课题与志愿者活动相结合。今年7月,由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主办,山泉小学承办的“跟随岐黄,走进绿水青山”志愿者环保活动,以中药文化为纽带,巧妙融合环保理念。医院老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本草园”里,向参加活动的学生、老师、志愿者讲授中草药野外辨识知识;在课堂上,结合PPT、实物展示等方式,详细讲解中药文化历史渊源和龙泉山常见的中药功效与作用。

今年7月1日至8月31日,由区卫生健康局、区教育局以及区中医医院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健康减重挑战赛”活动与热点话题相结合,“针对超重或肥胖的青少年(年龄12—18周岁且学籍在龙泉驿区)”,通过运用中医体质辨识、专业医生报告解读、定制饮食处方、运动处方及针灸穴位减重方法,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肥胖问题,运用中医方法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深受老师、孩子及家长的关注。


“通过开展这些贴近生活的活动,让中医药民族瑰宝在孩子们身边生根发芽。”区中医院科教科刘阳如是说。

 


 

深化院校合作

培养中小学生时代传承思想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是贯彻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持续开展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的重要教育活动之一。近五年,龙泉驿区深化院校融合,通过协调机制建立、中药读本编写、本草园种植、走进课堂、开展文化活动等方式,以中医药针灸知识、中药知识、中草药辨识、自制养生茶等为主要内容,并进行总结和提炼,基本摸索出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在中医药文化中的认知特点,努力将中医药文化教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有机融入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历史、语文、体育与健康等相关课程教材和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借鉴“三明医改”经验,下一步,龙泉驿区中医医院将继续深入院校之间的合作,帮助学校规范建立校卫生室,培训校医人员,积极引入中医文化,采用中医治病防病方法,有效解决中小学生“小眼镜”“小龋齿”“小胖墩”和心里障碍等健康问题。医院将以“龙泉驿区中医药社科普及基地”为抓手,结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积极延伸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让中小学生走进医院,更深入地了解中医文化和中医魅力,努力培养他们喜中医、懂中医、爱中医、学中医的时代传承人思想。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