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下的熊猫健康列车 王锦源摄)
山里来了成都医生
抵达茂县站后,列车驶进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茂县综合维修基地,这是“熊猫健康列车”此行3天的临时“停靠站”。随后,随车医护人员兵分几路,开展入户诊疗和教学查房工作。
“我们动作麻利点,把时间留给病人。”在茂县富顺镇胜利村,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李世云带着一行人疾步前行。入户诊疗组的专家们,尽管旅途劳顿,却未做丝毫停歇,他们迅速分组,分别前往土门镇和富顺镇,为那里的困难群众及高危人群送去健康与希望。在成大附院李世云教授和曾红莲教授的带领下,专家们每到一户,都耐心细致地询问病情,全面检查身体,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为群众们筑起一道健康的防线。
近日,50岁的叶大哥在体检时发现血小板数量异常,后确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疾病血栓风险高,但药物副作用大、治疗费用高、患者家庭困难,几位专家询问病情、查看病历,联系血液领域专家,建议叶大哥适当减少药物用量,定期检查血液情况,针对他服用保健品、治疗意愿不高的情况,专家们反复叮嘱叶大哥“这个病可控可治,一定要按医嘱服药。”
与此同时,另一路医院指导组的专家们也马不停蹄地赶赴茂县人民医院,开展了一系列疑难患者会诊、教学查房和临床带教等工作。成大附院的骨科专家员晋、重症医学科专家李卉等深入病房,与当地医生共同探讨病例,分享宝贵的临床经验,为提升当地医疗水平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们的无私奉献和专业精神,赢得了当地医生和患者的高度赞誉和尊敬。
(李世云教授为患者检查血压 王锦源摄)
医院搬进列车里
4月1日清晨,健康体检、专项筛查、健康义诊、健康宣教等活动全面铺开,现场热闹非凡。“老乡,注意脚下,上车慢点儿!”医护人员热情引导着当地羌族同胞有序登上熊猫健康列车。大家手持体检单,依次进行体格检查、心电图、彩超、CT、血常规、生化等服务。此外,针对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常见多发病的专项筛查也同步开展。站台下,义诊专家们耐心细致地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健康疑问,根据病情开具药品,让羌族同胞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实现了送医、送药、送健康。
“很有意义,几乎能‘一站式解决问题’。”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严方涛第一次参与熊猫健康列车的活动,“与一般的义诊完全不同,列车上的设备齐全,基本能满足一般医疗的需求,之前义诊只能根据患者的检查报告做一下解读,形成口头处方,但有问题就能通过检查确诊,能现场解决一些问题,比如患者有肺炎或者结节,马上照个CT,严不严重、怎么治疗就能很明确了。”
(医生在列车上为患者检查眼睛 王锦源摄)
熊猫健康列车有秘密
熊猫健康列车的诞生,源于四川省对医疗卫生发展的深切关怀。今年1月,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2025年全省30件民生实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开行“熊猫健康列车”,为民族地区群众提供免费体检、专科检查、科普宣传等服务。
将医院搬上火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全国范围内,这是首创之举,没有先例可以借鉴。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世云,见证了熊猫健康列车的“成长史”。他坦言,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比如CT机的安装就是一大挑战。
CT机的宽度有1.8米,而火车车厢内空宽度只有2.8米。搬上车后,机器的一面紧贴车厢,没有维修空间。此外,移动并不在CT的功能设计范围内,如何有效固定机器、如何减震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同时,传统的绿皮火车在夏天最高温度可达到59℃,对于医疗精密设备来说并不“友好”。而CT具有放射性,还要做好防辐射的措施。
“改造耗费的财力、人力相当多,现有的14节车厢内,光医疗设备就价值2千万以上。”谈起改造这列车,李世云记忆犹新,“所有的医疗仪器都不是为了上列车设计的,只能自行摸索。比如,2022年我们想把CT搬上来,机器宽1.8米,车内宽度2.8米,上来之后的维修怎么办?一边空间够,另一边不够,我们只能改造车体,留足维修空间的同时,把放射防护也做完善。此外,仪器的固定、减震,车内的温度、湿度、电、网、水,每一样都得考虑到,才能让这列车真正成为‘流动的医院’。”
“为了满足放射防护和维修维护的要求,我们为火车开了侧门,为了减震重新加装了底座,还安装了空调保证温度适宜。”李世云说。大费周章的升级,只为让偏远地区的百姓享受到更好、更全的服务。从2015年开始,熊猫健康列车已经在铁路上开了10年。从最初的两节车厢扩大到现在的两个列车组,CT、DR等大设备陆续“上车”。
将健康送到更远的地方
去年,川青铁路正式开通。今年,熊猫健康列车也沿着这条新铁路,开始开辟“新地图”。茂县是“新地图”的第一站,而未来,列车还将开往更多偏远地区。“线路修到哪里,我们的火车就可以开到哪里。”李世云说。预计9月,熊猫健康列车还将前往松潘,未来更计划开到康定等地,为海拔更高、更偏远、更需要优质医疗服务的地方送去更好的服务。
据统计,本次活动健康体检、专项筛查、义诊咨询、入户诊疗等六大类服务,共计惠及群众超1000人次,此外,还向困难群众捐赠所需药品。让不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铁路职工的健康素养整体提升有目共睹,每到一个地方大家的体检热情都很高。”李世云表示,“六进大凉山,我们发现当地群众的健康意识有所提升,戴口罩、洗好手等健康行为的培训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的习惯,他意识到是好事,积极性也高了很多。”
未来,熊猫健康列车将继续前行,将更多的健康与希望送到偏远地区的群众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