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预防接种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参与预防接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月30日上午,高新区卫健局联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高新妇女儿童医院(成都高新区妇女儿童医院)成功举办了2025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主题宣传活动。本次活动中,成都高新区正式启动全生命期全人群“疫苗处方”试点。
活动在成都高新区妇女儿童医院一楼门诊大厅举办,高新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民营预防接种单位全程参与。活动现场设置了大型宣传展板和趣味打卡点,吸引不少群众驻足打卡。
随后,高新区正式启动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疫苗处方”试点启动仪式也在活动中拉开帷幕。通过建立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评估门诊、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防结合试点成人疫苗处方,根据不同健康状态、不同年龄段人群,开具一人一策的个性化“疫苗处方”。参与本次活动的相关领导共同点亮了高新区“疫苗处方”试点建设的领航灯。
据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3月底,高新区依托高新区妇幼保健院开设的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评估门诊开诊,针对罕见病、慢性病等特殊健康状态儿童,开展“一对一”接种评估,制定个性化疫苗接种建议。开诊首日即为10名儿童开具疫苗处方,接受现场咨询12次。正式启动后,高新区各接种单位将与高新区妇幼保健院建立特殊健康状态儿童双向转诊通道,完善双向转诊机制,确保该类儿童获得科学、安全的接种方案。4月初,首张“疫苗处方”也在高新区石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落地,医疗专业人员根据居民年龄、健康状况及疾病史,针对性推荐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乙肝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等,提升居民接种依从性。而且利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档案管理等形式,实现“宣传-服务-随访”闭环,提升了服务可及性。在传染病与慢性病双重疾病负担、临床医疗与公共卫生职能衔接不畅的现实挑战下,高新区的全生命期全人群“疫苗处方”试点通过双向发力,一方面横向整合医疗、公卫资源,实现服务的连续性、协同性和效率性,打破机构壁垒,建立“防、治、管”融合机制。另一方面纵向整合区级医疗机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服务、责任、管理共同体,推动分级诊疗和资源下沉,最大程度实现区域医共体。未来,高新区将在全生命期全人群“疫苗处方”的基础上继续探索“三张处方”模式,即患者一次就诊可获诊疗、健康管理及疫苗三张处方,将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融入服务全景中,使二者相互渗透并融为一体,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医”的效果、扩展“防”的范围,切实做好基层百姓的“健康守门人”。
2024年成都高新区预防接种示教培训基地-桂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国家级预防接种示范单位,获批全省首家“国家级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化建设创优项目单位”。活动中也对实践基地中表现优秀的指导教师进行了通报。
本次活动还特邀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及高新区妇女儿童医院儿童感染科、儿童保健科、中医儿科等专业8名专家现场坐诊,为家长提供了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的评估、儿童保健指导等服务,获得现场群众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