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成都市温江区第三人民医院主办的《精准医疗下的精神药学服务》专题培训圆满落下帷幕。当前精神科临床用药存在药物联用风险难预判、适应症界定模糊、副作用应对不足,以及抗精神病药、镇静催眠药使用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治疗安全与效果。本次培训汇聚多学科专家,以“精准用药、实践赋能”为核心,为区域药学人员提供解决方案,推动精神药学服务标准化、精细化。
上午 8 时 50 分,专题培训正式拉开帷幕,万强院长在开场致辞中,着重强调 “以患者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服务患者” 的理念,围绕精神药学服务模式的优化展开,力求帮助专业医疗团队夯实专业能力,切实推动临床合理用药工作落地见效。首课由温江区人民医院药学党支部书记药学部部长兼临床试验中心办公室主任李娟(副主任药师)主讲“镇静催眠药物合理应用”。她结合临床经验,阐释药物作用机制与适用场景,提炼用药准则,通过病例解析用药方案调整方法,并分享处方审核清单,构建不合理用药风险防控体系。随后,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廖恒(硕士,副主任药师兼具执业药师、临床药师、心理治疗师资质)带来“药学服务对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疗效影响”课程。他指出约一半患者因依从性差致疗效下降,提出“个性化用药教育、副作用干预、长期随访”策略,同步提供“用药随访记录表”与服务流程模板。
下午,温江区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大科主任邓鸿远(副主任医师),围绕“抗精神病药物规范化应用”授课。他从适应症界定、剂量疗程把控、副作用防控三方面,结合误诊案例明确药物适用边界,提供“剂量梯度调整表”,解读锥体外系反应与代谢综合征处理流程,并分享处方审核细则。接着,该院张玉香(主管药师、国家职业药师)聚焦“抗癫痫药物临床应用”,剖析癫痫合并精神症状时的药物联用风险,通过病例讲解药物分类与用药策略,解读药物相互作用机制及筛查流程,明确特殊人群剂量调整原则。培训尾声,该院张敏(副主任药师,国家职业药师)以“药学服务能力提升”为主题,通过模拟处方教学演示审核要点,指导编制通俗用药手册,针对肝肾功能不全、妊娠期患者讲授个体化用药与随访策略。
培训现场研讨热烈,课程以真实病例为核心,结合前沿成果直击用药难点。“理论+案例”的教学模式,有效帮助学员突破临床瓶颈。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区域药学人员专业能力,还搭建了跨机构交流平台。未来,温江区第三人民医院将持续聚焦临床需求,深化精神药学研究,通过高质量学术活动,助力区域精神卫生服务水平提升与行业发展。(李夏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