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卫健要闻
热点排行
四川积极开展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
2023-06-13 15:37:25
作者:杨桅
作者单位:大众健康报

让医疗机构自觉行走在法制轨道上

本报讯(记者 杨桅)熊健是四川省人民医院医务部工作人员,在医院负责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2020年四川省卫生健康委要求医院开展依法执业自查时,因机制未完全理顺,他开展工作阻力重重,自查效果极不理想。

2022年四川省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对医院依法执业自查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对自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医院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这次检查后,各级医院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抓,调整依法执业自查领导小组,完善自查工作制度,优化自查管理工作机制,开展全员依法执业培训,层层细化落实自查措施,医院自主管理水平上了新台阶,熊健也在自查管理过程中个人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极大提升。现在,一有空他就打开四川智慧卫监依法执业自查系统,对照系统分解的指标反复检查相关科室上报的指标,分析原因查找问题,并及时向领导提出管理建议,俨然成了一个医院“小管家”。熊健表示:“这个自查系统就是我们依法治院的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非常好!”据了解,自2019年以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为深化医疗卫生行业多元化监管,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管理办法》精神,在省级智慧卫监平台专门开发依法执业自查功能模块,以信息化手段助推医疗卫生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压实机构主体责任,变“要我查”为“我要查”,监管效能进一步提升,全省医院管理呈现新气象。

自查流程全链条

各医疗机构在四川智慧卫监平台进行注册后,医院负责自查管理的人员根据四川智慧卫监系统依法执业自查指标体系分解日常自查任务,对一条执业要求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的,逐一分解到责任部门和人员,相关部门根据时限要求上报指标自查结果,负责自查管理的部门或专人在汇总和分析各部门结果的基础上,对相关指标进行总评后形成医院层级自查结果,对不合格的制定整改计划,对标落实整改。医疗机构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全面自查,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日常自查,结合实际适时开展专项自查,上一年度依法执业自查结果及总结要在次年1月31日前完成在线提交,并留存被查。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不定期抽查或开展依法执业自查情况专项检查。医疗机构开展依法执业自查情况将作为制定“双随机”抽查频次,医疗机构校验、记分、评优等的重要依据。

执业要求全覆盖

为科学设定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指标,2019年,省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对涉医卫生法律法规及规范进行了梳理,共中包括法律15部,行政法规41部,规章87部,重要规范性文件100部,重点着眼涉及卫生行政处罚相关的法条及与医疗安全密切相关重要规范,建立起涵盖机构执业、人员执业、医疗文书、药品器械、医疗技术、传染病防治、临床用血、母婴保健、放射诊疗、职业卫生服务、精神卫生、中医中药服务等有据可循自查内容611条,其中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64个,三级指标206个。根据新法新规适时更新指标要求,目前载入平台共有修订完善后的指标631条,为医疗机构执业划红线、明底线。

定级机构全纳入

2019年,四川省确定5家委直管医疗机构、3个市(州)开展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在线自查工作试点,至2021年将自查延伸到全省1314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2022年拓展到3281家已定级医疗机构,截至2023年4月,全省16469个医疗机构(包括所有定级机构和部分未定级机构)在自查平台注册。医疗机构从在平台注册到按规定频次开展在线自查,从完成监督机构下达的个别指标专项任务自查到主动发起全面自查,在线自查已成为医疗机构自我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和工具。

自查管理全方位

为进一步推进依法执业自查落地落实,四川省建立起政府考核、部门督导、监督核查三级推动模式。连续两年将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在线自查纳入省政府对市州的目标考核,根据各地完成情况量化考核。省卫生健康委先后发文依序推进不同级别机构在线自查,每半年通报一次自查进展工作情况。省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开展培训指导、在线抽、线上线下核查、层级抽查。全省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在线自查从扩面增量到提质增效,稳步深入推进。

开展医疗机构依法执法自查是落实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重要举措, 也是解决监管对象庞杂、任务重与监管力量不足的创新手段。目前,省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在推进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在线自查的同时,在全国率先实施采供血机构、学校卫生、托幼机构在线自查,下一步将拓展至职业卫生单位、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等,真正将依法执业变为卫生行业的自觉自愿行为。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