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中医中药
热点排行
四川加快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
2023-09-22 15:43:34
作者:袁秀红,李景斌,广元市卫健委,雅安市卫健委
作者单位:大众健康报

四川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医药强省建设,加快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大力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融合发展。全省各地实施中医药十大行动,推动中医药产品和技术创新,促进中医与现代科学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川产道地药材种植种苗繁育基地和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加强中医特色人才培养,推广中医药文化。加强县(市区)中医院建设,让人民群众更好享有优质中医药服务。

攀枝花

多向发力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强化基础支撑。成立中医药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中西医协同发展研究中心,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对县(区)政府政务目标考核强力推进。先后建成四川省治未病中心攀西分中心、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区域中医药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等,中医医疗服务水平区域领先,市级中医医疗机构市外住院患者占比达到41%。

优化政策保障。充分发挥国家DRG付费改革示范点作用,在全省率先探索按中医药疗效价值付费方式,将28种中医优势病种按中医药疗效价值付费,设立中医药医保基金池,进一步完善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支付政策,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中医药服务需求。

坚持融合发展。中医药+康养、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建成四川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打造医养结合示范项目20余个,开发中医药健康养生产品30余种,推出中药药膳近20道,中医药成为康养旅游度假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弘扬中医文化。强化中医药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建成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4个、中医文化体验馆2个、中医药文化校园展览馆1个,举办中医药文化节,开展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家庭“六进”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信中医、用中医、爱中医”的良好氛围。

(袁秀红)

内江市

全力加快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

念好“药材经”。以道地药材天冬为主,采取组培、分株和直播三种方式加强种苗培育。截至目前,全市建成以天冬为主的种植园区25个,共种植天冬5万余亩。“内江天冬”成功入选新华社民族工程、四川品牌培育工程、四川十大地理标志道地药材;天冬纳入食药物质目录申报工作已于8月18日顺利通过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调研考察。

建好产业园。以培育壮大中药材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为载体,大力引进天冬饮品、饮片、洗护等精深加工企业,推进现代中药材种植与加工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目前,东兴区中医药精深加工园总体规划4500亩,已完成征拆220亩;威远县大健康产业园区占地150亩,一期项目厂房、仓库主体工程已竣工,二期项目预计明年年底完工。

结出新成果。深化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等十余家科研院校的合作,共研发天冬洗护、日化、饮料等大健康产品40余种;成功转化天冬粉、酒制黄精肽粉、天冬面膜等8款产品。积极推进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全市建成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2家,市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5家;创新打造东兴老街中医药特色文化街区,提供“沉浸式”中医药文化体验,累计接待游客6万余人。

(李景斌)

广元市

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

广元市积极推进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加强中医药与旅游融合发展,苍溪药博园、昭化药博园等建成为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成康养医养项目11个;加大对中药材企业支持力度,建成特色医药产业园2个,有中医药工业企业20余家,年产值40余亿元;深入开展中药制剂的研发生产工作,建成市中医院制剂中心,现有院内制剂备案品种72个,其中特色制剂24个,年产能逾5000万元,年销售产值超800万元;设立中医药产业发展基金,实施“一县一品”特色发展工程,先后与省中医药局、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广元市卫健委)

雅安市

综合施策发展中医药产业

雅安市综合施策发展中医药产业,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激励政策,重点支持技术研发、学科建设等,今年实施中医药科技项目23个,获得立项资金590万元;建立“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订单合作模式,培育规上中医药加工企业9家、专业合作社23家,前8月种植中药材50万亩,加工企业实现产值近5亿元;通过申报将27种自制制剂纳入全省医保支付范围,1~8月医疗机构使用制剂32.1万袋、总费用136万元,医保基金支付102万元。

(雅安市卫健委)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