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建设发展,人们使用交通工具更加频繁,车祸已成为颅脑损伤的主要原因,对于该类情况患者,急救是关键。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交通事故死亡者中,头部外伤占半数以上,而且60%至70%死于伤后24小时以内。颅脑损伤死亡原因主要有颅内出血、脑挫裂伤,这两者相互关联,均会发展形成脑疝。
脑疝形成2至3小时则可使伤员致残,时间越长,抢救成功的机会越少,脑疝超过6小时的,救活的机会渺茫。颅内出血的疗效优于脑挫裂伤,而颅内出血中的硬膜外血肿疗效最佳,抢救及时可完全恢复。所以,对于发生颅脑损伤的患者来说,伤后1小时是抢救的黄金时间。
分辨颅脑损伤程度
交通事故导致的颅脑损伤主要可以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特重型。
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在抢救现场应尽快检查受伤者,检查头部有无外伤,首先筛选出头部受伤的患者。刚发生车祸后,受伤后仅有头痛头晕,多数是轻伤,除此外还有瞳孔散大、偏瘫或者抽风,那至少是中等以上的脑外伤了。轻度颅脑损伤通常只有单纯的头皮损伤,中型损伤患者初期无明显意识障碍,部分患者会在短暂昏迷后清醒,但是随着颅内血肿持续增加会出现再次昏迷的情况。
患者昏述6小时以上或再次昏迷者均属于重型颅脑损伤,若处理不及时,这些患者可出现代谢紊乱、脑性肺水肿和脑死亡等情况。脑外伤病人一旦出现频繁呕吐、头痛剧烈和神志不清等症状,应速送就近医院诊治。昏迷的伤员一般是头部受伤,脉搏微弱的伤员是休克伤员,休克也会意识不清,但休克昏迷稍晚于头部受伤后的昏迷,应尽快进行现场急救,由于该类伤员处于危险状态,不可随便移动身体。
颅脑损伤的急救处理
对于发生颅脑损伤的患者,在对其实施现场急救处理时,可按以下程序迅速抢救:取昏睡体位,让负伤者侧卧,头向后仰,以确保呼吸道畅通;对于已经停止呼吸的负伤者,则需开展人工呼吸;对于脉搏消失的负伤者,则需予以心脏按摩,要注意胸外按压不能过猛,力量也不能太大,以免折断肋骨。对于头皮出血的负伤者,可用干净纱布等直接压迫止血。
如果头受伤后,有血液和脑脊液从鼻、耳流出,就一定要负伤者卧例,患侧向下。最好不要用纱布、脱脂棉等塞在鼻腔或外耳道内,以免导致感染。若喉和鼻大量出血,容易导致呼吸困难,应让受伤者取昏睡体位,以使其呼吸方便。及时处理伤员呕吐物,以免负伤者将呕吐物误吸入肺中,堵塞气道,导致室息,从而加重悲者伤情加重,甚至呼吸停止。
在完成现场救护完成后,要马上将伤员送到就近的医院。运送伤员切勿舍近求远。当交通事故发生于郊外时,许多人误认为昏迷的病人只有大医院才能救治,而不是就近抢救,耽误了时间。实际上,可先送至就近医院,等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转送到最近的有重症监护病床的神经创伤中心,以提升抢救成功的概率。